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助力旱塬春玉米创吨粮高产

   2021-10-08 甘肃省科技厅
51
核心提示:  黄土旱塬是我国北方旱作区优质粮果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素有“油盆粮仓”之称。玉米作为黄土旱塬
  黄土旱塬是我国北方旱作区优质粮果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素有“油盆粮仓”之称。玉米作为黄土旱塬第一大优势高产作物,支撑着稳粮保供和确保饲料粮安全的重任。近10年来,甘肃省农科院依托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瞄准旱地玉米密植高产及全程机械化的重大需求,联合测试评价出耐密抗旱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7个,集成应用了适水密植增产、化肥减量增效、全生物降解膜替代PE膜、秸秆粉碎还田、覆膜施肥穴播艺机一体化、低水分机械粒收等6项配套技术,实现了良种配良法、农艺配农机的融合。2021年甘肃东部玉米生产遭受抽穗灌浆期降水稀少的大旱灾年,玉米大面积减产,但泾川高平旱作玉米密植绿色增效百亩示范点,抗旱耐密抗倒,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
  中国农民丰收节之际,来自甘肃和陕西两省的农业科技领域专家以及农技人员、玉米种业企业代表,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齐聚平凉高平观摩玉米新品种示范展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樊廷录研究员、薛吉全教授先后介绍了抗旱耐密高产品种表现及全生物降解膜、机艺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应用效果。专家现场测产,陕单650、MC703、瑞普909、强胜388、先玉698、联创825亩产创造了吨粮田,其中陕单650抗旱性强、耐密植、单产1017.1公斤/亩,籽粒水分降低到了25.6%,达到国家机械粒收玉米水分标准。前来观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院士认为,大旱之年甘肃旱塬玉米实现吨粮水平,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生物降解膜替代PE膜有效控制土壤地膜残留污染,这在我国北方旱地粮食生产上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对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了粮食安全领域的甘肃科技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