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产业数字化大潮方兴未艾,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常熟高新区加快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做优顶层设计、做强产业生态、做精人才储备,“数字引擎”正驱动“经济之车”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一、“三年计划”赋能,做优顶层设计。
2021年初,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在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上被认定为“苏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园”。随后,常熟高新区迅速行动,制定了产业园建设三年推进计划,突出数字经济“一号任务”,从顶层设计着手,出台政策措施,明确发展目标。
按照《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八个专项工作方案,围绕美丽常熟建设中“创新美业”要求,常熟高新区出台《常熟高新区推进数字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方面对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发展进行规划,成立数字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三年任务分解表。到2023年,常熟高新区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突破165亿元,重点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数字金融、数字文旅、工业互联网6个产业集群;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10家、科技型企业15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50件,成为引领常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此基础上,常熟高新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UWC+创新岛、协同创新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产业的集聚整合,实现要素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共享。
二、“平台项目”齐聚,做强产业生态。
数字产业生态越来越优。2020年7月,总投资2.5亿元、年产值5亿元的京东物流智能配送研究院项目落户常熟大科园,助力常熟打造全球首个“无人配送城”。一年多来,“无人配送”小车已在常熟随处可见,数字化成果带给市民更多便利。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常熟创新中心、长三角(常熟)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苏州昆承湖高级金融研究院等一批科创载体集聚常熟高新区,一批先进科技企业和重大创新项目也纷纷落户。
各类资源要素加速集聚。常熟高新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战略机遇,发挥各类平台优势,建设以总部经济、人工智能、“研发+服务+产业”为核心的沪苏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积极承接上海产业、创新溢出效应,主动参与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和价值链整合,导流上海相关产业资源。此外,常熟高新区主动对接联系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龙头企业集中的北京、深圳、杭州等大城市,加强招商推介,引进更多数字经济头部企业。2021年6月,百度智能云“AI+工业互联网”苏州产业基地落户常熟高新区,将打造辐射长三角的数字化技术高地。8月份,西门子与常熟高新区携手,建设基于西门子核心技术的在华首个“先进制造+低碳园区”两位一体的数字化赋能中心,共同推动常熟及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数字化升级、数字化产业高质量集聚和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目前,常熟高新区已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企业185家,总投资约259亿元,达产后预计营业收入456亿元。
三、“产才融合”助力 做精人才储备。
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常熟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强化双招双引,加快人才培育,推动智能网联产业人才和项目集聚,为产业发展增添后劲。
常熟高新区大力探索人才引培的校地合作模式,建立人才培养运用合作机制。一方面,引导常熟理工学院实行“1+X”的模式,培养数字经济领域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新企业所需的紧缺人才。另一方面,常熟高新区支持企业与南京、苏州等地高校合作,以订单班、工学结合的形式进行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的联合培养,打造数字经济产业人才“后备军”和“储备库”。有了人才蓄水池的支撑,常熟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更加蓬勃。按照“平台支撑、基金赋能、政策引导”模式,常熟高新区正着力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数字金融、数字文旅、工业互联网6个产业集群,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率先打造常熟数字化转型先导区,为苏州推动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常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