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高新区坚持“高”和“新”的定位,以赋权赋能为动力,始终把创新驱动摆在核心位置,全力打好“产业集聚、科技创新、产城融合”三大攻坚战,奋力实现“争先进位、项目建设、自主创新、园区品质”四大突破。
一、聚焦项目建设,打赢产业集聚攻坚战
狠抓重大项目招引。深耕“一主一新一智”产业链,瞄准汽车电子和精密件、集成电路装备及零部件、5G通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行精准招商,重点吸引基地型、旗舰型高质态项目落户。狠抓项目建设投产。用好用活赋权赋能事项,建立健全具有高新区特色的一站式、全链条审批制度,完善特事特办、容缺办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消除项目推进瓶颈障碍,全力保障中科仪、富创、中科九微等一批重点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达产。狠抓产业转型升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协同发展为重点,不断提升发展“一主一新一智”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存量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形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三大主导产业集群总产值达到500亿元。
二、聚焦创新创业,打赢科技创新攻坚战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每年安排科创专项资金5000万元,大力实施高企“小升高”、科创型企业成长培育计划,3年内新培育高企100家、科创型企业50家。鼓励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各类研发机构,促进“揭榜挂帅”等产学研合作,3年内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0家,累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不少于3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0件。全面搭建载体平台。在用好智汇园、圆梦谷等现有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新建2-3家省级、国家级孵化器或众创空间。进一步围绕主导产业,新建1-2家“科研机构+企业主体+人才团队+产业基金”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强化与中科创星、赛创未来等专业机构合作,通过市场化手段嫁接和集聚创新资源。加速促进人才集聚。坚持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全面提升人才引育力度,实现顶尖人才领航、领军人才提质、产业人才倍增,加快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力争3年内新引进顶尖人才10名,领军型人才、海外人才各100名、产业人才1000名。全力做优科技服务。发挥中国(南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优势,3年内加速集聚成果转移、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机构50家,大幅提升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路径,帮助初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助力全区加快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
三、聚焦功能提升,打赢产城融合攻坚战
坚持规划先行。以商务创新、先进制造、科技生态为功能载体,加快开展园区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的协同研究工作,系统谋划西南片区开发“蓝图”,规划建设科技创新核心区,统筹城市和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功能配套。以智慧安全、智慧政务、智慧环保为切入口,开展智慧园区建设。探索企业邻里中心建设,集中配置人才公寓、职工宿舍停车场、行政办公、生活服务等设施,切实解决入驻企业职工居住、生活和消费等一系列问题,提升企业及员工幸福感。建设宜居园区。以“统”的理念、“优”的标准、“精”的追求抓好品质园区建设,深入实施“微治理”工程,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基础设施更新,分散布局生态停车场,做靓水系文章、做优园区生态,打造美丽宜居高新区。
力争通过3年实施“三大攻坚战”,推动园区整体发展水平跨越提升,实现“四大突破”。争先进位上实现新突破,经济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对通州区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40%、45%以上,全省排名稳重有进;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三大主导产业投资和产值占比分别超90%、70%,百亿级项目招引落户;自主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高企和科技企业数、高新产值在全区占比均超过45%;园区品质上实现新突破,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在全市领先,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显著增强。
来源:南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