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保定市年产10万片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投产

   2021-09-09 保定市科技局
42
核心提示:  9月5日上午,河北同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0万片直径4-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在涞源县经济开发区

9月5日上午,河北同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产10万片直径4-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在涞源县经济开发区投产,成为保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从研发到规模量产的一次成功跨越。“项目从动工到投产用时17个月,满产运行后能够将产能提升3倍,预计年销售收入5-10亿元。”该公司董事长郑清超说。

碳化硅单晶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核心代表,处在碳化硅产业链的最前端,是高端芯片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河北同光晶体有限公司是全省首家能够量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单晶的战略新兴企业。去年3月22日,涞源县人民政府与该公司签署协议,政企共建年产10万片直径4-6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项目,总投资约9.5亿元、规划占地112.9亩。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碳化硅单晶衬底生产技术,布局单晶生长炉600台,购置多线切割机、研磨机等加工设备200余台,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碳化硅单晶衬底生产线。

“涞源项目投产后,产品将面向电动汽车行业,满足其芯片需求。”郑清超介绍,此前,同光晶体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签订“联合实验室”,成为河北唯一与中科院合作的碳化硅材料实验室;2017年,同光晶体联合高校院所搭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检测平台,填补了河北省新材料专业检测平台的空白,在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自主研发。

保定市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单晶片和LED衬底领域具备产品和技术优势,在技术、市场以及产业链协同多个层面发力,上游以同光晶体、中创燕园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中游以中国电科13所等为依托,下游以长城汽车、中国电科54所等为依托,形成上中下游协同机制,培养本土产业集群。今年起,市政府和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白石山第三代半导体峰会,将涞源县设定为峰会的永久所在地,高水平谋划、高效率对接、高质量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打造国家新能源与先进制造业基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