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近年来,山亭区努力发挥科技特派员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作用,创新人才下沉和科技服务机制,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服务发展村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增加了技术的源头供给,突破了农业生产的技术瓶颈,释放现代农业的强大力量。首创的“点餐式”服务模式,被科技部官网刊发推广;并被授予“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
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破解“科技缺位”难题
山亭区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用科技助农增收致富,切实打通了科技惠农“最后一公里”。一是从“套餐式”到“点餐式”,实现精准服务。依托鲁南技术转移交易平台,开设了山亭区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供需对接专用“云平台”,推行“点餐式”服务,根据群众不同技术需求,“一对一”解答、“点对点”帮扶,提高科技惠农精准度。目前,已提供“点餐式”服务8500人次,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难题5650余件次。比如,山亭区火樱桃面积发展到10万亩,果农达5万人,如何提升种植效益等问题在“云平台”反映较为强烈。山亭区第一时间组织“科特派”实地调研,研究出“大樱桃先进管理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采取休眠调控技术,促进火樱桃提前30多天上市,火樱桃亩产收入超过5万元,亩均效益增收约6千元,效益提升了30%。二是既“教技术”又“育人才”,实现“授人以渔”。今年以来已开展“科技下乡”120场次,重点传授花椒、樱桃等林果及农作物高效栽培管理技术85项,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约占全区农村劳动人口的20%。依托“山亭科技特派员”“山亭果树”等微信群及公众号、抖音等新型传播手段,线上发布惠农技术、线上接受咨询,目前已线上发布惠农信息1.1万余条、接受咨询1.8万余人次。同时,鼓励“科特派”与乡土人才、田秀才、致富能手等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通过专业授课、实地传授,去年以来已累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2万余人次,培育“科技致富带头人”265名,真正打造一支生长农村、服务农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让广大农村更有“人气儿”。三是由“教给看”到“做给看”,实现示范引领。教授专家发明的成果太过高大上,技术成本、劳动力投入等数据太过抽象,种地“老把式”往往看不懂、用不了,加大了农技推广难度。为将高科技“傻瓜化”,山亭区支持鼓励科技特派员亲自上阵,亲自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以实际成效带动技术普及。如,水泉镇棠棣峪村科技特派员李开峰,在村里自费承包土地20亩,从国内农业高等院所引进优质大樱桃品种10余个进行试种,大樱桃由亩产700公斤提升到1600公斤。村民们纷纷改种新品种,李开峰以成本价销售,并无偿提供全套技术服务。
让成果留在农民口袋,破解“增收乏力”难题
山亭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坚持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更要带着农民赚,带动千千万万农民开展创新创业,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全链条”产业升级。鼓励特派员开展全链条农业科技服务,有效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山亭区是中国地瓜枣主要产区,但因甘薯品种更新跟不上,加工工艺落后、品牌知名度较低等原因,价格一直低位运行,120克地瓜枣售价10元左右,远远低于天猫首页的青岛朝日食品有限公司旗舰店15.8元/120克。山亭区支持以科技特派员牵头,申报甘薯种植加工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项目,引进“济薯”“烟薯”系列甘薯新品种,设计、加工、引进先进加工机械和加工技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态有机种植,专业制薯精细加工,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线上线下同时运作,扩大品牌知名度,产品销往日韩和东南亚,与罗森、全家、711等大型连锁企业合作,实现了商超一站式销售。目前山亭区地瓜枣120克终端售价最高可达16元。二是推行“共享式”精准创业。鼓励“科特派”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领办、创办企业或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利益共同体。目前,已创办领办企业或合作社(家庭农场)60家。比如,“科特派”领办的山亭龙潭家庭农场,与东北农大、山东农大等院校合作,打造“院所指导+园区示范+基地种植”发展模式,带动入社2160余家农户开展绿色蔬菜种植,通过实施生态栽培技术,减少肥料投入25%、农药投入28%,番茄产量达7300公斤/亩,马铃薯产量达2280公斤/亩,草莓产量达1150公斤/亩,平均每年带动入社社员增收4000元/亩。目前,该农场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农业部蔬菜标准园”等。三是推行“造血式”精准脱贫。山亭区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科技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和精准扶贫紧密衔接。在省市下派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积极动员全区科技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持续保持全区104个脱贫攻坚巩固村“科特派”全覆盖,转变服务重心,由之前“三送”(送技术、送种苗、送培训)向引进“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转变,强化示范引领、典型带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全面振兴夯实科技支撑。比如,山亭区洪门村原先为山东省重点贫困村,依托“农科驿站”科普试验基地,引进“寿光懒汉”早熟葡萄品种及“小龙干”先进栽培技术,葡萄提前上市,同时鼓励引导发展乡村采摘游,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葡萄产业已成为该村第一大产业,320多户(含84户贫困户)发展葡萄产业,已连续举办葡萄采摘节11届,实现村集体增收20万元/年,助农增收4000元/户/年,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山东省“十百千”乡村振兴建设工程示范村等称号。
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破解“人才短缺”难题
山亭区坚持缝合科研和生产“两张皮”,既把农科人的实验室搬到地头,让“高大上”的科研接地气;也免除评聘职称对于科技特派员下乡的影响,让论文转化为实际成果。一是“土洋结合”选才。创新“科特派”选拔机制,打破以往主要选聘院校学者、机关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单一惯例,积极将生产一线、实战水平高的“土专家”吸纳为“科特派”。目前,全区已选拔“科特派”150名,其中“土专家”27名,既有中国农科院高层次专家学者,又有乡土科技能手,实现了院校学者搞科研育新品与乡土人才做示范传技术有机结合。二是“强保障”留才。出台《山亭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各级财政资金,给予省级“科特派”20000元/人/年、区镇村级“科特派”2000元/人/年经费补助,用于交通、误餐等补贴,同时在申报人才项目、科技评选、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向“科特派”倾斜,破除“唯论文论”的后顾之忧,真正让各级“科特派”下得去、蹲得住、留得住。三是“搭载体”用才。山亭区为解决科技特派员蹲点指导的后顾之忧,按照“五个齐备”(站点齐备、人员齐备、设备齐备、服务手段齐备、硬件设施齐备)的高标准建设农科驿站。将全区150名“科特派”按照服务片区,全部编入18处农科驿站,依托农科驿站积极开展农科研发、农技推广、乡土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科技服务,真正做到因人施才、人尽其才。目前,通过农科驿站推广新技术266项、促进成果转化落地120项,其中“英明1号”葡萄高效种植技术等4项被山东省科技厅列入《科技扶贫转化应用科技成果名录》。比如,山亭区棠梨峪农科驿站发挥“科特派”电商销售等优势,建成全市首家电商产业园,发展淘宝等电商店铺41家,电商从业人数达110余人,吸引顺丰、京东、邮政3家物流快递入驻,2020年网上销售额达3000万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