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区结合正在开展的“规范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大突破行动,各项“集成式”服务极大提升了临港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营商环境的全面提标提效,有力助推现代化产业新城建设。
“37+1”天极限审批模式助企业“拿地即开工”
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调整建筑工程施工许可限额,规定投资额100万元以下或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在推广施工许可电子证照的基础上,从提升服务效能入手,探索建立“项目手续集成定制包办服务”机制,为建筑项目提供全链条集成、全过程代跑、全方位包办服务。此外,为最大程度优化流程,该局定制最优审批方案,倒排审批节点,提前介入破解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堵点,按照“37+1”天极限审批模式推进手续办理,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截至目前,先后为30多个项目包办了120多道审批手续,平均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压缩审批时限200多个工作日,让项目单位不找人能办事、不见面能办事、不求人办成事。
临港区建设局以项目单位需求为导向,主动延伸服务范围,拉长服务“天线”,打造了“事项最少、流程最简、速度最快”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模式。为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建设难题,临港区建设局主动牵头组织施工图审查机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召开“项目施工图审查协调推进会”,同时,邀请项目设计单位人员与审查机构专家直接对话,将设计单位与审查机构专家由线上“多图联审系统”交流改为线下现场交流,现场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的相关难点问题,并邀请专家现场对项目施工图进行了技术指导和技术答疑。
压时间、减流程,企业开办更便利
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行“管家式”服务、“集成式”办理、“场景化”服务,着力升级企业开办服务水平。推行“管家式”服务,为企业群众配备政务服务管家,提供全程包办服务,依据企业需求,提供“一对一”帮办,做到服务咨询“一口清”;推行“集成式”办理,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落实“四减”行动,实施专区集成办理,以“一张表单”为依托,实现“一链办理”专区提交材料共享、办理环节共通、审批结果共认,变“一事一办”为“多事联办”;推行“场景化”服务,制定“企业开办”同办场景,一次性告知每个场景事项办理所需资料、涉及审批环节,确保群众办事“心中有底”。
临港区税务局聚焦税务登记等企业开办关键环节,出台《威海临港区企业“税照同办”“证照联办”工作实施方案》,强化系统集成,首批推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等10项税照同办事项、劳务派遣等20项证照联办事项,进一步压减办理时限和环节。同时,持续提升办税服务水平、优化服务举措,推出“威您办”远程办税服务,纳税人缴费人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远程办理税费种认定、税务登记信息变更确认等9大类、52项业务,打通非接触办税“最后一公里”。
云服务带来贴心服务
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明确“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的标准、流程和时限,建立标准化审批体系,保障审批服务科学高效运转,目前已经梳理完成了185项政务服务事项零基础模板,制定规范建设现场管理、服务质量等13方面机制流程31项。深入推进云服务,以云上政务服务为依托,打造“异地受理、属地审批、就近取证”的跨域通办新模式,实现跨省业务异地当场领证,有效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的问题。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服务,围绕便利企业群众办事目标,整合服务资源,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查、线上办,完成18个区级单位、3个镇级单位、27个村(社区)共1843项业务事项的目录清单及实施清单的梳理发布工作,678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100%、一次办好率100%、可全程网办率98.8%。
临港区科技创新局聚焦企业端和服务端,统筹实施好两个“着力”。一方面,着力深入企业促发展,围绕企业技术需求、用工需求、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进行政策解答、服务指导,收集24家企业的35项技术需求推送给青岛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邀请山东科技大学、烟台大学的专家教授精准对接区内20余家重点企业,指导威达机械、威信光纤等6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精准摸底调研并分类编制企业用工需求清单,满足企业个性化用工300多人。另一方面,着力优化服务办实事,为企业提供“集成式”服务,在全市率先成立社保、医保综合受理窗口,可办理社保、医保业务约200项,其中医保“跨省通办”和“全省通办”相关业务15项,群众办事由原来的“一事跑多窗”变为“一窗办多事”。
优化监管,确保市场“活且有序”
临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做好“放管服”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确保“前端放得开、后端管得住”,市场更宽松、竞争更公平。进一步构建“双随机、双公示”联动监管闭环,通过突出风险分类监管、信用监管,帮助企业健康发展。优化跨部门、跨条线“双随机”联合抽查,减少对企业的上门检查次数,避免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打扰。此外,进一步深化探索企业经营“容错机制”,制定实施《柔性执法实施方案》,适时灵活采取行政辅导、行政建议、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约谈、行政回访等非强制性方式,帮助企业主动规范自身经营行为,降低合规性成本,快步赶上发展大潮。
临港区经济发展局以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在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双公示”数据达15081条,并建立工业企业信用档案,为区内75家工业企业建立了涵盖基本情况、资质认证、行政监管、行业评价、信用等级评价等信息的信用档案,设置专属信用二维码,建立信用电子档案。同时,深入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活动,在评先选优等181个行政管理事项中推广信用信息查询方式,累计为3472名个人、844家市场主体进行信用核查,目前已核查出314家企业守信信息并予以优先推荐申报,发挥了守信激励的导向作用,信用监管效果逐步显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