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文伟
当前人类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全社会加速进入智能世界。智能世界的特点是各行各业全面数字化,实现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智能世界的构建带来巨大市场机会,根据华为公司的报告,到2025年全球数字化产业空间约有23万亿美金。在构建智能世界的过程中全球统一的标准、全球协作的开源和开放多元的学术生态是加快智能技术产业化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基础。
全球统一的标准为企业带来更大市场空间、为用户降低成本。从制造商角度看统一标准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便于达成规模效应,降低制造成本;从采购者的角度看,统一标准可以带来更多的合格供应商,形成有效竞争,降低采购成本;从互联互通角度看,统一标准能够保证接口一致,提升互联效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统一标准能够形成全球协作的技术标准平台,聚合全球智慧推动技术进步。为打通行业数字化过程中,行业标准之间的壁垒,华为和产业伙伴共同倡议成立了GIO(Global Industry Organization),共同探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框架、一个架构、一个标准。
全球协作的开源,为智能世界提供开放统一的技术基础设施。在不同的行业应用系统中开源代码的占比都很高,如:互联网软件基础设施开源代码占比83%、通信服务开源代码占比46%、金融科技服务开源代码占比75%等。国际领先的开源组织发展历程证明,开源发展的核心是建立和运营好基金会,通过基金会聚合领军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目前国内已经注册了开放原子基金会,同时在科协指导下也构建了GCC(绿色计算联盟)等开源支撑组织,涌现了鸿蒙、OpenEuler等比较有影响力的开源项目。
学术研究是标准开源技术源头,学术开放是标准统一、开源协作的基础。学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发现、技术发明为创新奠定了基础。近代以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更紧密的形式耦合在一起,体现为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模式,又称巴斯德模式。在巴斯德模式中,应用和理论交织,互相促进形成耦合的螺旋形上升结构,实现了理论和技术的协同突破。以5G的polar码为例,该理论是土耳其毕尔肯大学 Erdal Arikan教授针对通信业务中信道编码问题提出的,论文发表在全球开放的IEEE学会的期刊上,从理论上实现了编码效率的突破,但是距离实用还有距离。华为的研究人员通过IEEE学会平台了解该理论,组织了中国和全球的工程师与数学家进行工程化之后,推动该成果在全球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中落地,让该理论转化的技术成为5G通信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例子中,土耳其大学、中国企业、开放的国际学会平台,共同协作完成了理论到技术到标准的全过程,堪称国际合作、产学合作、构建统一标准做大产业的典范。
因此我们认为,学会是学术研究的汇聚组织,是巩固全球学术开放,实现产学深度融合创新的重要平台。其主要功能体现如下。
一、学会孕育新思想,指引产业发展方向。学会是科学技术诞生和发展的摇篮,早期科学研究是在学会中自发进行的,开放研究孕育了近代科学。当前学会是技术发展的灯塔,聚集工业界和学术界力量,探索未来技术蓝图。基础创新的源头有两个:一是理论研究与技术发明;二是产业愿景和需求。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基础创新的源头,为下游的多路径探索和最终形成新的产品和产业打下基础。学会在基础研究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学会和高校等构成现代科技创新体系的二元互动系统。高校、科研院所等是科层化的雇佣组织,有资源、有经费、有专家。而学会是扁平声誉型组织,通过会议、期刊、荣誉职位、政策建议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发生互动,组成了二元互动系统。
三、学会是科技政策制定的重要推动者。在美国,学会组织是科技政策制定网络的重要节点。在英国,学术组织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咨询。在日本,直属首相的“日本学术会议”是科技政策的核心制定机构。
四、学会是巩固开放学术环境的重要力量。近两年,全球学术开放面临一定挑战,但是学会还是总体坚持开放态度的。2019年9月,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牵头多个学会给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等写信要求在学术研究开放和国家安全方面保持平衡,而不是走向全面封闭。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在2020年发布的5年战略中特别强调成为全球化社区,提升全球技术水平。计算机学会(ACM)在发展中特别强调全球化、非美国会员以及在中国、印度等国家的运作。所以说学会是支持全球化与开放的一支重要力量。
五、学会为企业提供跨学科、跨学校的合作平台。相比高校、科研院所等,学会作为平台具有多种优势:覆盖面广,涵盖产学研各个领域的会员;激励手段多样,物质积累和学术共同体认可并重;协同度高,学术团队同产业专家从课题制定到验收紧密协同;开放性好,面向学术界全面公开,便于发挥学界力量。
近年来我国学会伴随我国基础研究能力的提升,取得了显著进步,面向未来我国学会可以进一步扩大开放,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共建智能世界:
一是加强面向未来前沿技术的探讨,提升全球学术贡献。例如,中国的IEEE会员数量已经是全球排名前三,而且还在不断加速增长,但IEEE现有的39个专业社区主席中有19个来自美国,ACM有36个SIG主席,美国有26个,中国在这些重要职位上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中国学者对国际学会组织治理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理工科学会年均组织国际会议的次数只有1.5次,承办国际学术会议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主办英文期刊的数量和增速还比较慢。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中仅有16个学会有国际合作项目,仅有7个学会设立了9个海外分支机构,学会的国际化还需要进一步加速。
二是营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学术社区。中国的学会要进一步团结国际学术组织,巩固和加强学术开放,加强国际贡献。一是要加强政策协同,呼吁共同发声、支持开放的科学研究与交流。二是要通过共同主办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等加强组织间的协同。三是要鼓励专家协同,一方面是推动中国的专家到国际组织任职,另一方面要向海外专家开放高级职位,欢迎全球的专家到中国的学会来任职,加强交流合作。
为了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以及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需要汇集全人类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必须以开放包容、协同创新的机制,跨越挑战。工业界必须与学术界紧密合作,更好的利用学会这个开放的平台促进产学协作,构建技术创新的黑土地,共同勾画智能世界的美好未来。(作者系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