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北麓国家野外站航拍图
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面积约16.8万km²,为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类十分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既是阴山山地向蒙古高原过渡带,也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气候的过渡区域,地理区位特殊,属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两屏三带”的北方防沙带,是生态功能定位为极重要的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也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中重点支持的布局区域。
阴山北麓国家野外站研究定位概览图
面对新时期草原牧区发展形势与需求,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在阴山北麓达茂旗希拉穆仁荒漠草原建设野外站,目前该站总投入8630万元,拥有土地面积2000亩。经过多年高质量建设,野外站于2019年被认定为首批水利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成功申报阴山北麓国家野外站打下坚实基础。
阴山北麓国家野外站开展水文、土壤、气象、生态等方面的观测研究工作。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演变、小流域水碳循环与水文过程、生态系统承载力与水土资源调控、生态系统修复与功能提升等进行定位观测与研究。目前积累了大量的一手基础观测数据,基础条件优势明显,并具有较强的学科与行业代表性,填补了我国北方荒漠草原这一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台站建设与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的空白。
截至目前,我区建立观测研究站、生态研究站、生态定位站、试验研究站、综合试验基地、定位研究站(以下简称台站)等用于野外观测、试验、研究的台站,其中,国家级5个、自治区级44个。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的野外观测站通过在野外不间断地搜集各类数据,为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许多野外台站建立品种示范区、示范林。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成果产出、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