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穿越数亿年,“对话”古生物

   2021-11-04 云南省科技厅
42
核心提示:它是活的!这是一只来自5亿多年前寒武纪时期的虾,我们给它起了名字叫彝虾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教授

它是“活”的!

“这是一只来自5亿多年前寒武纪时期的“虾”,我们给它起了名字叫“彝虾”……”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教授对着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平静地说。屏幕上是一个筒锥状的古生物,身上的细节纤毫毕现。这是从金沙江畔一块石头中“溶解”出来的化石,大小不到1毫米。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旁人看来平淡无奇,科研人员却可从中破译“无字天书”,与“躲藏”其中的古老生物来一场“对话”。

2004年起,由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教授、侯先光教授、马晓娅研究员、丛培允研究员、刘煜研究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始“与石为伴”,他们凭借“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项目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一颗“尘埃”,窥见生命奥秘

显微镜下,一块化石,芝麻般大小。“你看,这是它的头部,这是它的尾部……”该项目第一完成人张喜光教授边观察,右手已经在纸上画出了显微镜下化石身体的各部分结构。接着,他介绍:“我们熟知的蝴蝶、螃蟹、蜈蚣和蜘蛛等都属于节肢动物,当今动物界物种数量最为丰富的一大门类。但节肢动物为什么演化这么成功?它们是怎么起源的?这些科学问题一直是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共同关心、至今尚未彻底破解的重大基础科学命题。经历了地球历史上五次最大的灭绝事件后,节肢动物为何仍能持续演化并保持着物种数量上的巨大优势?节肢动物是如何快速适应地球环境变化并在各种生态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这些奥秘都藏在一块块化石中。”

“我们历经15年,百次千次地敲打石头,从澄江生物群、小石坝生物群的化石采集到成吨微体化石样品的酸泡处理,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张喜光说。

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的观察,化石中的节肢动物“一丝不挂”,微观构造以及躯体构建一览无遗。“它们似乎在讲述远古时代的故事。”张喜光边观察边说。在科学家眼里,亿年前的古生物竟如同活的一般,于一颗“尘埃”中,该团队首次确认了真正的甲壳动物(虾、螃蟹、昆虫等)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早期,将相关化石记录前推约2000万年,将甲壳动物上肢的化石记录前推了约1亿年,从理论上确立了其在节肢动物演化树上的重要位置。

古老虫子的脑袋,现代生命的“智慧”

在生命演化的历史长河中,动物集群行为的起源一直是悬而未决的世界难题,大家普遍认为这种复杂的生态现象出现的比较晚,“从化石记录中,我们惊奇地发现20多只海依虫头尾相连。”侯先光说,“这说明节肢动物早在5亿多年前就已具有了复杂的集群行为。”

“我们把这种化石生态现象与现生节肢动物的行为学进行比较,发现该集群行为可能是海依虫在集体迁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行为策略,也就是说5亿多年前的生物不甘‘寂寞’,竟会‘抱团’行动。”侯先光开玩笑地说,“我们说自己是最高级的生物,但节肢动物5.18亿年前已经有集群行为,实在让人佩服。”

这是最古老的指示节肢动物集群行为的化石记录,证明这一复杂的生态现象在寒武纪早期海洋生态系统雏形构建的过程中就已经演化出来。这一重大发现首次揭示“寒武纪大爆发”时期节肢动物生态行为的复杂性,为研究寒武纪早期海洋生态系统雏形的构建过程打开了全新的窗口。

“动物复杂的行为需要复杂的神经结构作为基础”,马晓娅说,研究组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手段,系统展示了早期节肢动物主要类群(包括奇虾等干支类群)的神经构造,创建了早期节肢动物的演化新框架,重构了它们早期演化过程中神经系统的演化模式,开创了目前全球古生物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的神经古生物学,并引领该领域的国际前沿方向。

“过渡类型是生命演化研究的关键。奇虾动物是节肢动物早期演化时期的关键过渡类型。”丛培允介绍,研究团队从神经古生物学、形态解剖学、系统古生物学等角度对奇虾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这类动物在节肢动物早期演化过程中承上启下的演化意义。

研究手段创新突破,古老的石头会“唱歌”

2015年,该团队首次引入使用“显微CT技术”,对澄江化石中保存的动物三维结构进行无损研究。“如同医院给病人拍CT一样,我们给化石拍CT,通过X光穿透石头后,把保存在石块表面和内部的信息提取出来,经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一个完整的三维信息。”刘煜研究员说。

虽然说显微CT技术可以在不破坏样本的情况下清楚了解样本的内部显微结构,但用显微CT技术扫描澄江化石却是一件破天荒的事。“刚开始在德国慕尼黑扫描澄江化石的时候,根本看不清什么图像。”刘煜说,“后来经过数十次的试错,我们才明白它只是用到了扫描技术,并没有用到图像处理技术,所以无法成像。”经过研究,将扫描化石形成的数据信息拷贝到另一台电脑,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把化石中保存的动物活灵活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

显微CT技术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的二维形态学研究局限,实现了古生物研究技术上“0到1的突破”。刘煜说:“以前无论用针修还是画图等方法,都只能从化石表面看到二维的信息,但现在通过显微CT技术可以呈现出近乎完整的、三维立体的动物”。他还说,“我们目前使用的设备是从众多的同类产品中经过长期调研对比后选定并从德国引进的,为本团队的此类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

依据CT提取到的可靠信息,该团队证实了节肢动物的祖先是增节生长发育的,这些全新发现根本改变了对一些先驱节肢动物类群形体组构以及早期演化模式的传统认知。

一场“对话”,成就生命起源与发展的精美诗篇

“古生物学是冷门学科,它的‘高冷’气质很难让大众接近,作为科研人员,我们唯有长坐‘冷板凳’,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热情才能慢慢接近它。”张喜光教授说,“但是取得成就的那一刻,我们是很兴奋的。”

目前,该项目组共发表SCI论文6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3部,这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认同和高度评价,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部分成果被生物学、地质学教材和科普书刊引用介绍。

多年的研究成果支撑了世界遗产的申报。“2012年,澄江化石地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化石类世界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侯先光说,“虽然研究的过程很累,但是因为热爱,它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于2018年开馆,我希望更多的人爱上科学、探究科学,了解生命的起源。”

项目成果曾获云南省自然科学杰出贡献奖1项、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3项,先后入选“教育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古生物学会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和“地质学会十大地质科技成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