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安徽新闻联播】安徽:“双创”领航 汇聚经济发展新动能

   2021-08-16 安徽新闻联播
66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安徽聚焦关键领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安徽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产业,着力厚植肥沃的“双创”土壤,一批批创客勇立潮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强大动能。

【出镜】程晨:这里是安徽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细胞观察室,我手上拿着的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通过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仅这小小的一个器皿中,就有一千多万个种子细胞,它可以分化为人体的多种功能细胞,用于治疗癌症、帕金森等多种疾病。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癌症免疫治疗、药物筛选等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015年,从事干细胞研究的俞君英博士看到了我国干细胞规模化生产和临床应用还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便决定到合肥创新创业。然而,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充满挑战。俞君英创办的公司在起步之初,不仅资金短缺、场地不足,而且由于国内生物及细胞研究人才紧缺,招人难也成了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安徽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席科学家 俞君英:我们这个领域代表着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前沿的技术,国内学校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少,能够招到的员工10个里面有9个是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的,比较焦虑,压力还是不小的。

为了更好地帮助中盛溯源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招到人、留住人,合肥高新区近年来陆续出台了重点产业人才安居、产业紧缺人才生活补贴等一揽子含金量高的政策,吸引了一批包括细胞专业人才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来到合肥高新区创新创业。目前,公司已由最初的2个人扩大到了70多人,研发人员达到了40多人,已成功分化出了30多种细胞产品,取得了8项干细胞领域核心国际专利。

安徽中盛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首席科学家 俞君英:我们的主营目标就是针对不同的疾病能够不断地推出我们的细胞药物,希望在一两年之内让我们的产品真正地能够用到临床上去。

在强化人才支撑的同时,安徽省还积极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金、产业化场地等扶持政策,为企业的快速成长注入“源头活水”。在位于铜陵市的安徽巨目光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全自动电脑验光仪已经实现批量生产,每个月产能突破300台,然而在产品开发之初,公司却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风险。

安徽巨目光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义清:我们因为要做的产品都是属于高精尖的产品,有很多技术的不确定性需要攻关。那么在资金上面也会有些吃紧,压力是非常地大。

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铜陵高新区积极帮助他们申报各类省市项目资金,由于申报的一款新产品获得了在皖创新创业项目扶持,企业顺利拿到了300万元。同时,在企业扩大规模的过程中,高新区还为他们代建了25000平米的厂房,解决了他们产业化过程中的最大瓶颈。

安徽巨目光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吴义清:解决了很大的资金困扰,新厂房给我们的政策是免租金,然后4年可以回购,感觉到现在家乡的营商环境真的适合我们回来创业。

铜陵市狮子山高新区管委会科技与经济发展部 副部长 刘亚军:总共建成了6栋厂房,已经入驻了8家高新技术企业,我们企业入驻3年内可以减免50%的厂房租金,创新创业的一些奖补政策,这边我们园区都有专门的科技服务人员,指导我们企业去申报。

着力下好创新先手棋,近年来安徽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创业创新政策激励。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109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02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助力2万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茁壮成长。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1469件,同比增长57%;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1.48万家,以量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和产业正加快成为安徽创新的崭新名片。(记者 程晨 陈猛 宋敏 艾慧 周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