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经济园区、首批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青岛高新区今年以来在“科创”领域的成绩单格外亮眼——
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也公示了结果,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获一等奖,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两个项目分别获二、三等奖,青岛瑞思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二等奖,青岛智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获二等奖。
此外,18家企业入选青岛市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全市占比近四分之一,居全市首位;10家企业入围山东省2021年度瞪羚企业名单,入围企业数并列全市第一;4家企业入围科技部举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赛,以40%的占比位列全市第一;14家企业入选2021年度青岛市100家创投机构青睐企业榜单,数量居全市前三;科技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增长超50%;今年已有179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家评审环节,同比增长64.2%,力争到年底,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青岛高新区“硬实力”支撑下“科创”底色的彰显。
将“科创”作为区域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青岛高新区以强实力打造“强引擎”,构建“雏雁成长、强雁振翅、头雁引领、雁阵齐飞”科技创新体系,赋能全市科技创新,助力青岛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科创36条”厚培创新“土壤”
在高新区入选青岛市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的企业名单中,不仅有盘古智能、科捷智能等智能制造产业,有易邦生物、海大生物等生物医疗产业,也有智腾微电子、华芯晶电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这些企业都有着显著的特点——“科创”底色浓、“四新”特色亮,既有拿得出手的“硬科技”,也都属青岛高新区重点发力突破的“3+1”主导产业。
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青岛高新区正厚培科创“土壤”,不断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构建完善的科创生态,赋能科创企业,助力“雏雁”高飞。在高新区,不论企业规模大小,不论企业成立早晚,以创新为驱动,有政策作支撑,都能在这里邂逅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我们正在对新型海洋生物制品进行研究制备、检测、化验。”走进青岛海大生物集团创新研发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不停忙碌。作为入选青岛市2021年度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的企业,海大生物多年来专注于海洋生物产业领域,已形成“新型海藻生物肥料、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环境保护服务、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链”四位一体的产业布局,并逐步建立起围绕海洋生物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成熟产业链条。近几年,海大生物在海藻生物肥料、海洋生物杀菌剂、无抗饲料添加剂领域先后开发了20余项新产品,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山东名牌”“山东省优质品牌”等荣誉,被授予“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山东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
创新需要企业自身“硬科技”的打磨,也需要依托区域政策的支持。今年,青岛高新区出台实施《青岛高新区关于聚焦创新引领 加快企业雁阵培育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试行意见》(以下简称“科创36条”),积极构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雁阵培育体系。其中,在赋能“雏雁”孵化方面,着力抓好搭建选育平台、加快创新赋能、完善双创生态等重点工作,突出“以赛选优”“以赛培优”“以赛招商”等模式创新,发挥孵化器、众创空间在链接、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方面的优势,助力雏雁企业成长,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质量。根据《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库管理办法(试行)》,被正式纳入高企上市培育库的企业将获得年度最高300万元研发费用奖励以及20万元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
累计培育省瞪羚企业17家
瞪羚企业是创新力的代名词,也是区域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标。作为独角兽企业的“后备军”,瞪羚企业正成为青岛高新区打造“科创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拟认定的2021年度瞪羚企业名单,青岛高新区10家企业入选,加上原有的7家瞪羚企业,该区现已累计培育省瞪羚企业17家。
为科创企业全链条赋能做足准备,青岛高新区还开展了“强雁”振翅提能、“头雁”引领强能等行动。一方面,坚持引育并举,加快引进培育研发投入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加快政策、资金、平台、服务等要素集成,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成长为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雁企业。另一方面,重点抓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清零、支持产品应用推广等工作,加快引进、培育一批头部企业和“高精尖”项目,提升头雁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创新。
“为了帮我们解决资金难题,青岛高新区通过搭建融资对接平台、优先满足募投项目用地、联合国开行开展制造业批发式融资合作试点等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资金问题顺利解决,极大增强了我们上市的信心。”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龙进军说。作为国内较早一批涉及快递电商物流领域的系统集成商,科捷智能在智慧工厂内部的物流系统、电商物流领域站在行业前端。目前,科捷智能单件分拣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获评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021年获市重点研发专项扶持。
科创企业要想走得远、飞得高,更少不了资金的“浇灌”。青岛高新区“科创36条”中明确,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最高给予1亿元资金支持,对大赛获奖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支持,对科技创新特殊贡献人才最高奖励500万元。另外,《青岛高新区推进2020年企业上市行动计划》《青岛高新区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开辟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加大融资支持力度等9个方面制定服务措施,全方位优化企业上市服务,从企业改制、首发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等9个方面制定奖补政策,为企业“雪中送炭”。
打造全链条上市培育体系
梯度培育、科创赋能,企业发展路径已明晰,如何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青岛高新区一直在思考和行动。
“推进企业上市,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工委副书记李鸿雁说,“青岛高新区将做好企业上市服务的‘贴心人’,增强紧迫感、责任感,紧抓国家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机遇,凝聚力量、顺势而为、聚势而强。切实用足用好资本市场,推动企业快上市、多上市,努力开创企业上市新局面。”
对于青岛高新区来说,助推企业上市,要的不是“昙花一现”的效果,而是层见叠出、雨后春笋般的“雨林效应”。按照“储备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总体思路,青岛高新区打造全链条上市培育体系,推动企业上市工作驶入“快车道”,助力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企业能顺利上市,离不开高新区的助力。”去年8月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青岛高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高测股份曾因地块手续办理问题影响到了上市进程,青岛高新区相关领导在公司现场开会办公,压茬推进、容缺受理,优先保障土地使用指标,助力企业融资,开辟手续办理“绿色通道”,助力企业顺利上市。
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按照“一企一账”原则,建立10余家上市进展较快的重点拟上市企业台账,筛选出30余家有上市意愿及潜力的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库;协调上交所等机构对中科英泰、海纳光电等拟上市企业进行“一对一”辅导,实地调研中科英泰、盘古智能等企业20余家,为拟上市企业解决疑难问题10余项。
如今,青岛高新区“雁阵”齐飞聚能的科技创新生态初具规模。下一步,青岛高新区将继续贯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人才特区”建设,不断提升硬实力,探索完善以科技创新引领区域发展的实践路径,走出“变道超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