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明水开发区改革周年系列报道——理清思路,谋篇落子,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2021-11-26 明水开发区
36
核心提示: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发区的改革元年。一年来,国家级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明水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发区的改革元年。一年来,国家级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明水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遵循“提振精神,严实作风,提高标准,加快节奏”的基本要求,积极融入“东强”战略,坚定“西进”发展,聚焦主责主业,紧扣时代脉搏,想在前,走在先,自我加压,爬坡过坎,各项工作呈现出了新局面。

理清思路再出发

2020年10月,体制机制改革成为了明水经开区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班子重新配齐配强,体制机制重新理顺,如何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和打开“二次创业”的新局面摆在了新一班人的面前。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济南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决策部署,对照全区“1266”的发展思路,立足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深入调研,科学谋划,确立了“两廊两带、一区两城三园”的总体发展规划和“3344”的具体发展思路,正式开启了“二次创业”新征程。

对接“东强”走在前

按照市“东强”战略的重点任务部署,积极做好与市、区“东强”指挥部的协调对接联动,主动扛起落实“东强”战略的“先锋军”。

行动上快落实。2021年2月6日,将明水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地点搬迁至中意高端前沿产业园,在行动上迈出了坚决“西进”发展的第一步。

顶层上常对接。建立了与市、区“东强”指挥部常态对接机制,成立“东强”战略推进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东巨野河、圣井工业园提升改造等“东强”重点任务,组织2次“东强”领导小组会议,4次联络员会议,印发“东强”简报14期,在济南“东强”战略中发出了“明水”声音。

规划上强指引。对接省市战略,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项产业规划,基础设施、交通等N项支撑性规划,构建了“1+4+N”的规划体系,为明水经开区“西进”提供了科学指引。

“三大体系”基本成型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使工作“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改革后,坚持从建章立制入手,积极构建“三大体系”。

构建指标体系。聚焦主责主业,聚焦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和进位发展,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建立经济指标体系,每月召开一次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分析优势,明确弱势,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对照国家、省市考核指标,逐项分析,补短板强弱项,努力争先进位;建立KPI指标体系,推行KPI绩效考核,全员设定任务目标,一季一考核,年终总考核,凭实绩论成败,多劳多得,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大锅饭”,有效激发了干事创业活力。

构建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管人管事的政策制度,编制了《政策制度汇编》《部门制度汇编》《推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关于工业蒸汽价格补贴的实施办法》等,切实做到照章办事。

构建服务体系。以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人才为落脚点,以打造“明心成事、服务如水”品牌为目标,建立了“六位一体”的服务企业体系,全力打造全省最好“店小二”。

“三个衔接”有序推进

主动融入“济南”东强战略,“交通、产业、生态”三个衔接有序推进。

产业衔接有序推进。主动对接济南高新区,聚焦“一高三新”产业体系,主抓制造业,建设济南(明水)汽车制造产业园、山东先进材料联合研究院等,全力打造济南“东强”产业高地。

生态衔接有序推进。积极推动东巨野河提升改造,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交通衔接有序推进。规划“七横五纵”交通路网,多次与市“东强”指挥部基础设施专班及区交通运输局进行对接,拿出园区十一号路等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园区道路完善提升。

“四篇文章”成效初显

做好“山大”文章。围绕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建设,积极对接“山大系”资源,发挥山大系的人才技术优势,推动山东章鼓与山东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高端装备制造研究院,并设立山东大学章鼓奖教奖学金;永信非织造与山东大学共同开发的“水刺非织造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通过国家级行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立山东省开发区发展研究院,山大地纬智能软件产业园正式启用,“山大系”资源在明水经开区开始聚势。

做好数字赋能文章。抓住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机遇,积极推动数字赋能,引进百度山东数据标注基地;成立章丘复旦联合创新中心,与山东章鼓、永信新材料、致群信息等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研发,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召开全国大数据标准化工作会议,借外智外力谋划数字经济路径和方向,有效夯实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做好平台建设及管理文章。围绕“两廊”建设,依托中国重汽龙头作用,规划建设济南(明水)汽车制造产业园,不断壮大汽车制造业规模;同时,加强中意高端前沿产业园、双创基地、房德科创材料科学城等园区的管理,加大招商力度,切实让园区的载体平台作用发挥出来。

做好城市更新文章。会同相关街道、部门编制西片区圣井街道及埠村街道城市更新方案,盘活原卓达工业园地块,有效带动了周边项目招商,片区形象逐步提升 。

“四大主业”硕果累累

始终锚定“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四大主业不动摇,心无旁骛,凝心聚力,成绩显著。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聚焦“一高三新”产业,聚焦实体经济,盯紧制造业不放松,坚持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每周定期研判,严控风险,建立“2+4+N”的招商新体系,抓签约、抓落地、抓建设,累计完成签约项目26个,合同投资额288亿元,包括华润雪花啤酒、百度山东数据标注基地、国欣颐养集团智慧医药产业园等一批头部企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同时,加快推动34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14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施技改项目171个,完成技改投资34.5亿元。

服务企业做深做实。坚持服务存量企业和服务新上项目并重,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推行“8+N”帮办代办上门服务,成立重点企业服务专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企望之约·企盼之家”“访企业解难题”等,累计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20余项,办理各类手续200余件,落实政策1.08亿元,有效保障了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创新驱动持续推进。坚持科技赋能,绿色发展,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水平。102家企业申报高企,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瞪羚”企业,2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企业被认定省级2021年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服务平台,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绿色工厂,14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绿色工厂,致群信息成功创建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汇智新材料创建的山东省耐候性高端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进入2021年度首批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名单。

对外开放打开新局面。坚定不移对外开放,主动融入发展新格局。先后组织参加了中日韩企业对接合作发展山东行、“选择山东”高端装备产业走进园区济南专场等宣传推广活动7次,组织举办晶体研讨会、专用车研讨会、“双碳”高峰论坛等,有效提升了开发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加大外资外贸突破力度,巩固存量,做大增量,创建山东国际合作园区,引进大龙网等电商平台,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外资外贸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实际利用外资13524万美元,完成进出口额74.6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