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封关预验收

   2021-11-29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
80
核心提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综合保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迎来封关预验

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综合保税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迎来封关预验收新进展。11月25日,经北京海关、石家庄海关牵头京冀两省市十六部门组成的联合预验收工作组严格评审,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通过封关预验收。这标志着大兴机场综保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正式封关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朝着建设开放型经济创新平台已迈出重要一步。

联合预验收工作组同意通过预验收

当天,在听取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建设及验收准备情况后,联合预验收工作组对隔离围墙、卡口、查验场地、监管仓库、道路设施、视频监控设施、综合楼、报关大厅、信息化管理系统等进行实地勘验,开展综合评审后,一致同意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通过预验收,联合预验收工作组与京冀两地政府签署《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一期)预验收纪要》。

据了解,大兴机场综保区于2020年11月5日获国务院批复,规划面积4.35平方公里,共两个区块。其中,机场红线内口岸功能区规划面积0.83平方公里, 临空经济区内保税功能区规划面积3.52平方公里。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申请封关验收面积1.904平方公里。按照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要求,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申请验收范围已按规定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海关办公和专业技术用房均按标准提供,保障所需监管配套及办公设施要求。综保区(一期)申请验收范围已全面完成通路、通上水、通下水、通电、通信息、通燃气、通热力及场地平整,达到“七通一平”要求。

全国首创综保区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

大兴机场综保区地跨京冀两地,是国内首个跨省建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将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区港一体化通关模式,蓄力建设全国首创的综保区跨界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标杆,成为全球创新资源接驳地。启动申建工作以来,大兴机场综保区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控、统一考核”的要求,协同推进综保区建设。

在管理机制层面,搭建“管委会+平台公司”的园区运营管理模式,由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河北临空集团、首都机场临空发展集团两地三方共同出资的综保区平台公司已正式成立。大兴机场综保区平台公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采用市场化方式选聘经营管理层。该公司作为大兴机场综保区运营主体,负责运营管理、服务保障、平台服务、产业促进和资源整合等工作,为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综保区经济和空港经济联动一体化发展及顺利封关运营提供必要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临空区大兴、廊坊两片区管委会先后编制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方案》。积极拓展保税功能,培育综保区产业发展新优势,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开放型经济创新平台作用,更好服务于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预验收前夕,大兴、廊坊两片区构建合作联动机制,联合成立了封关预验收自评估小组,在短短30天内高效解决了104项阻点问题,充分发挥两片区管委会主观能动性,为两地“共商共建共管”开创了良好局面。综保区正式封关在即,在充分释放联动优势的同时,面对这次封关任务,下一步,京冀将根据预验收工作组提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为正式验收工作做好准备。

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五个中心”

大兴机场综保区定位于东北亚地区连接全球的资源要素配置中心、京津冀自由贸易港建设先行区、全国空港型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临空经济区发展核心引擎。力争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五个中心”:研发设计中心、检测维修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加工制造中心、销售服务中心。

在产业招商方面,京冀已联合制定统一入区标准,统一招商工作。截至目前,大兴机场综保区(一期)保税功能区产业用地共计13宗,已签约入驻生物医药孵化器、上药华北国际供应链中心等项目,已开工多式联运转运库、保税智能仓储、保税公共服务平台等3个项目。

下一步,大兴机场综保区将充分对标新加坡、迪拜、仁川等国际一流自由贸易港,发挥综保区开放型经济的平台作用,探索以离岸服务为特色,推动实现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新体制落地,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典范,将大兴机场综保区建设成为“监管最有效、通关最便利、设施最先进、管理最科学、资源最集约”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