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机制改革话发展!天津开发区改革创新成果显著

   2021-11-30 天津开发区
46
核心提示:11月22日,天津经开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尤天成一行参加《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机制改革话发展”栏

11月22日,天津经开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尤天成一行参加《公仆走进直播间》特别策划“机制改革话发展”栏目,畅谈天津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相关话题,阐述了天津经开区如何在金融、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发展改革创新,深学笃用,展现天津行动。

以金融创新助力区域发展

保理行业是天津经开区的优势行业,今年,天津经开区的保理公司纷纷增资,总增资额达到50亿元,增资规模是去年的18.2倍,尤其是以国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诚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各大央企增资活跃,而这背后也展现出天津经开区作为天津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桥头堡,正逐步成为北方金融的“出海口”。

尤天成表示:“自2012年滨海新区获批成为全国商业保理首批试点地区以来,天津经开区即明确了将商业保理打造成为最具特色的产业金融‘招牌’的工作目标。多年来,通过制定行业准则、创新行业政策、降低行业税负、首创业务模式、构建司法保障、建设基础设施等举措,多管齐下,实现了保理产业的聚集发展,行业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据介绍,今年,天津经开区保理资产总额已突破1500亿元,其中,央企背景保理公司20余家,占全国央企设立保理公司的一半,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保理公司40余家,可以说,商业保理已经成为天津经开区的“金融品牌”。

尤天成说:“为了把这块‘招牌’打得更响,天津经开区还建设了‘天津商业保理创新发展基地 ’,两年来配套出台了二十条行业重大创新政策,在降低企业税负、国际保理业务、拓宽业务场景、丰富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等多维度打造更灵活、更创新的发展环境,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积极的影响。同时,今年4月,天津市金融局还将商业保理行业‘审管服’综合授权试点下放至经开区,让经开区实现了自行审批、自行监管,打造了‘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最灵活适宜的发展环境。”

天津经开区金融局局长赵磊表示:“截至目前,经开区已聚集了金融、类金融机构2800余家,包括23家持牌法人金融总部、132家金融分支机构、供应链金融企业500余家、新型资管企业2000余家、央企金融总部5家等,是全市唯一金融全牌照区域。”

与此同时,经过近几年的融合发展,天津经开区已在金融领域建立了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及上市服务等“4+1”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实现了仅2020年第一季度,区内银行机构就向经开区企业新增贷款462笔,资金投放量达123.8亿元,资金综合成本下降11.5%。

下一步,天津经开区还将进一步抢抓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机遇,持续做大做优自贸金融特色名片,在离岸业务发展、推动建设国际数据服务特区以及促进高端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探索创新,充分借助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赋权优势促进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以共同缔造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如今,在天津经开区,一趟横贯滨海—中关村、经开区东区和于家堡,每天往返24班次的免费摆渡车为经开区的企业职工和居民通勤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这正得益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共同缔造理事会的成立。今年1月,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成立了滨海新区第一家共同缔造理事会,以“企业吹哨,服务马上到”的理念,认真倾听企业需求,切实解决人才落户、政务办理、交通出行、法律咨询等各方面问题。

尤天成说: “共同缔造理事会还开设了政务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站等惠民惠企设施,引入建设银行、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北塘中关村科技园中心法庭等单位作为智囊团单位,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强化京津两市协同创新扎实具体的成效。”

据了解,2021年11月22日是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五周年的日子,在这五年中,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积极落实京津两市共建科技园的协议,不断完善京津两地联席会议制度,优化了“管委会、园区办、运营公司”的管理架构,并与市发展改革委积极沟通,出台了《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在职工落户、子女就学、医疗、购房等方面为北京企业来津项目职工提供全方位保障;同时,强化与北京中关村合作,打造类中关村创新创业体系,在资源导入、产业对接、运营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协同联动、同频共振,服务效能不断增强。目前,园区注册企业已经超过3000家,培育了一批国高新、国科小、雏鹰、瞪羚企业。而今年9月,位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也正式投用,这也为区域的发展又增加了一个实力创新平台。

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主任陈强表示:“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落地滨海—中关村,将依托天津科技大学优势学科,快速聚集一批优质的科研资源,为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进一步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目前经开区也在积极推动科技大学科技园申报市级大学科技园。另外,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滨海石化产业研究院也落地在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将围绕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成为一流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

此外,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还拥有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滨海中关村智能制造科创中心、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5家市级众创空间和孵化器,聚集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等金融服务机构,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产融对接的成长沃土。

以城聚才 以才促产 以产兴城

在人才引进服务的改革与创新方面,多年来,天津经开区坚持紧密围绕“人才强区”战略,秉承“以城聚才、以才促产、以产兴城”的工作总体目标,正在加快形成“以一流城市集聚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造一流产业,以一流产业提升一流城市”的发展局面。

尤天成表示:“在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引进上,天津经开区分类编制重点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动态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按图索骥精准猎才;将引才的‘触角’向京津冀、沿海一线发达城市延伸,在上海、北京及海外等地探索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驻点引进紧缺高端人才;同时持续发挥‘全国优秀博士后工作站’等重要载体作用,促进区域引进高层次研发人才、培养青年技术骨干人才。在技能人才引进上,经开区长期坚持‘以育为主、引育结合’的工作方针,目前已聚集了技能型人才5万余名,产业人才平均年龄仅35岁,不论是体量还是结构在全国同类竞争区域中都占据明显优势。”

此外,在人才发展环境打造上,天津经开区还积极整合人才公寓、教育、卫生等部门资源,为人才入区提供全方位保障,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充分体现留才的诚意与“温度”。而为确保各层次人才不仅“引得进”,还能“留得住”,更能“用得好”,天津经开区还积极发挥国家级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行业要素齐全、发展后劲充沛、市场前景广阔的优势,通过优势资源配置,全力提升人才发展动力和产业发展活力。

天津经开区人社局局长王安波表示:“近日,经开区7名高层次人才入选了滨海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目前已经累计有63名专家获此殊荣。1人获得了‘滨海新区第六批引进入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工程(计划) 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

据介绍,从2020年9月开始,天津经开区持续推进三个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与两个产业(人才)联盟的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截至目前,已先后聘请了11位院士为特聘专家,吸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成员单位400余家,签约落地项目116个,协议投资总额达221亿元人民币,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以上,在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人才聚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天津经开区党建工作部部长郎培表示:“各个人才联盟都在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与平台优势,为区域的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提供助力。在这个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具有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例如,在经开区发展壮大起来的联汇智造,作为一家以高科技见长的企业,对于高素质专业人才以及新技术的要求是非常迫切的。在了解到企业的需求后,无人机和新材料联盟充分发挥了积极的桥梁作用,引导企业与天津科技大学开展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的持续对接,可以说这次校企‘牵手’非常成功,目前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尤天成表示:“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天津经开区长期的工作任务,也是推动天津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未来,天津经开区还将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改革中迈出新步伐,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