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报,对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发现的48项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内蒙古3项典型经验上榜。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激发区域创新活力”荣获表扬。
区域创新是创新型内蒙古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创新体系的基础和依托。2019年底,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科技部共同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共同推动内蒙古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两年来,内蒙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紧扣“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加强顶层设计,扎实推进各项科技创新工作,营造风生水超的创新气候和强劲势头,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一、坚持“三个着力”,夯实创新发展基础
一是着力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自治区与先进地区和大院大所建立“4+8+N”开放合作机制,签署合作协议311项,组织科技合作专项270余项,区外114个高校、科研单位参与我区创新发展。建立厅际联动、厅市(盟)会商等机制。
二是着力完善政策体系。落实国家相关部署,制定40多项政策及配套措施。出台“科技兴蒙30条”,实施研发投入攻坚行动,提出年均增长20%的目标。12个盟市全部制定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政策。各部门也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并推动落实落地。
三是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围绕科技管理提效赋能既做“加法”,也做“减法”。取消绩效工资对科研成果奖励的限制,推动8家高校对高层次人才年薪、科研奖励绩效支出实行单列。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项目承担单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制度。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
二、突出“三个聚焦”,增加科技有效供给
一是聚焦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三区两中心一室”建设取得实效。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聚了全区50%的科研机构、57.4%的高新技术企业、62.3%的高校。鄂尔多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以“荒漠化防治和绿色发展”为主题实施了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巴彦淖尔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小麦和肉羊为主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多项工艺进入中试,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开工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乳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快速推进。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创中心、内蒙古草业与草原研究院、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内蒙古现代农牧研究院、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等68家新型研发机构建成落地。
二是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近两年,瞄准“五大领域”和优势特色产业,组织实施科技项目900余项,安排经费12亿元,“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一批成果示范应用。加强成果转化,建设内蒙古科技大市场,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服务体系。煤炭地下气化等一大批国际先进技术落地转化。今年1-10月,全区技术合同交易数量比同期增长54.9%。
三是聚焦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培育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同比增长17.3%、189%。落实激励政策,全区83%的科技重大专项由企业牵头实施。近两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数量增加96.3%,引导企业研发投入增加47.1%,企业累计享受加计扣除税收优惠38.4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是全区企业平均水平的4倍。
三、实现“三个”转变
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创新工作已实现了三个明显转变。
转变一:全区上下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转变。自治区党委政府高位推动,各盟市相应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探索科技创新新模式、新举措。相关部门协同联动,“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得以构建,创新平台建设共同发力,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初见成效,科技型企业减税降费相关政策落地落实,科技与金融融合逐步深化。
转变二: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心明显转变。紧紧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一体化布局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转变三:科技管理的重点明显转变。更加注重“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更加注重放权赋能,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强化科技创新服务。
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将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打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攻坚战,全力以赴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内蒙古落地显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