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安徽来安县创立“科技副总”新模式赋能企业创新高质发展

   2021-12-03 滁州来安县科技局
45
核心提示:2020年8月,安徽来安县与滁州学院签订《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合作共建协议书》,双方协议深化校地

2020年8月,安徽来安县与滁州学院签订《滁州学院科技成果转化来安中心合作共建协议书》,双方协议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建立“科技副总”模式,由高校教师挂职企业副总经理或副总工程师,有效解决企业创新人才“不够用”“不会用”“不适用”等问题,加快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政府引导、高校主导,搭建引才聚智“大平台”。按照“学院运营、政府保障”的方式,学院选派4名骨干驻点负责中心运营,县政府每年拿出20万经费予以保障。精准引才。明确具有相关领域突出科研工作经历和能力的博士或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作为“科技副总”挂职条件,截至今年11月底,已有9家企业与学院9名博士签订挂职协议,3家企业正在洽谈。合理用才。约定“科技副总”聘任服务期3年,每月在企业工作不少于10天,明确各项工作职责,例如:协助企业申报至少1项市级以上科技课题或奖项,组织开展3次以上技术培训等。同时,学院对任职时间超过1年且考核优秀的挂职教师,在职称评聘时予以优先推荐。舒心安才。来安县财政每年给予“科技副总”签聘企业5万元补助资金,用于其劳务薪酬保障。同时,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对产学研合作开展成果转化的资金,政府按照最高40%比例进行奖补,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信心和动力。

二是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打通产研供需“大通道”。着力打造“来·安心”优质营商品牌,多管齐下收集企业发展需求,有的放矢解决实际困难,助推企业做强做大。“订单式”推送。建立“企业点单、政府派单、中心买单、企业评单”模式,一年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走访企业2908人次,收集企业科技人才和技术开发需求355个,中心专家“对症下药”,及时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60余个。其中经纬装备承接的为中国电科38所开发“球面扫描架实验系统”项目,历时两年未有进展,选派李刚博士担任企业“科技副总”后,仅用4个月便成功解决其技术难题。“撒网式”摸排。中心驻点教师定期走访调研,收集并筛选企业需求后,学院选配专业技术对口的教授、博士面对面对企业“把脉问诊”,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目前,中心已组织滁州学院机电、化工、计算机、土木等专业博士教授,深入全县企业调研60余次,搜集技术需求30余项,明确合作意向20余项。“擂台式”招聘。每年组织一场“四送一服”校企合作衔接会,企业提供需求项目,参会专家现场“打擂”。今年4月的校企合作会,现场促成2家企业签聘“科技副总”、3家企业签定产学研合作项目。

三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创优科技创新“大环境”。

建立技术攻关、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等多种“柔性引才”方式,推动产学研合作、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共建科研机构。通过与企业共建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合作开发项目等方式,把高校实验室“搬进”企业,进一步强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目前,学院已有6名博士教授在合作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建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协同育才机制,在6家企业增设“校训基地”、“师徒工作室”,11批次500名在校大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践,开展专业技术培训,累计为企业培训8场次100余人。其中李建操博士按照 “共建、共享、共赢”思路,与现代建筑专业资源共同建立了具有“教、培、产、服”四大功能为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实习实践基地,通过职场化的任务训练,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共享资源项目。“科技副总”将自身掌握的好资源好项目与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助力企业产品升级。邵玉田博士在新材料研究方面具有多年经验,在业界小有名气,挂任华欣药玻企业副总后,研发的“药用玻璃包装瓶内壁硅化”产品得到兆科药业等大中型药企认可,获订单额达800万元,企业获利150万。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