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盛铜业2万吨新能源高性能电子铜箔签约暨二期5000吨项目投产仪式举行,至此,合盛铜业高性能电子铜箔产能已突破10000吨。
“尽管我国铜箔实际产量占全球的一半,但厚度在6微米以下的高精度铜箔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和电子工业发展的瓶颈。”东营市东凯新材料产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宏表示,项目全部建成后,合盛铜业将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电路铜箔、5G铜箔和超薄6微米、4.5微米锂电铜箔生产基地,将有力促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色金属产业向电子新材料制造行业延伸。
合盛铜业2万吨新能源高性能电子铜箔签约、5000吨高性能电子铜箔项目的投产,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铜基新材料“链式”发展上的重要一环。
为进一步延伸铜精加工产业链,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剑指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先后引进韩国SK、中车等国内外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培育壮大合盛铜业、中车兆源等新锐企业,重点研发合金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积极探索多品类、多用途铜及铜基合金产品,积极推动铜基新材料项目快速落地。
年产2000吨聚酰亚胺薄膜、年产5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等项目部分投产达效,年产3万吨清洁能源和轨道交通用高端电磁线等项目加快建设,正在延伸布局储能电池、电机线圈等下游项目......当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动每一个项目快上快进快成,做大做强做优,铜基新材料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如同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一提起铜加工,人们的固有印象就是高耗能、高污染、技术落后。我们坚持提升创新能力,以‘朝阳思维’经营传统产业,以‘链式思维’壮大产业集群,做好深度文章,促进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李耸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在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升铜基新材料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作为“全国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创新、高端、集群发展方向,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持续强化“链式思维”,布局建设了包括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在内的20个产业链条,实行“链长制”,绘制产业生态图谱,通过服务稳链、招商补链、项目延链、科技强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发展,力争将20条产业链塑造成为“链主”企业引领、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支撑、核心技术产品凸显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一批营业收入过500亿、过千亿元的支柱型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