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开区智祥食品百货商行经营者李先生到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业务,不到1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和《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证明》,实现当天拿照当天营业。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经开区印发了《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工作方案》,通过“加减乘除法”全面推进改革,放宽行业准入的条件,为企业经营松绑减负,探索创新,坚持“放”和“管”同向发力,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证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所谓“照”,指的是审批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而“证”,指的是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此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通过“照后减证”、简化审批,对各类许可证能减尽减、能合则合,审批手续能简则简,降低准营门槛,为企业做“减法”。
“我们对536项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实行分类改革,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行政审批服务。”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后,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同时健全监管规则,逐项细化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工作流程、处置方法,形成监管规则体系。例如,对直接取消审批的事项,及时掌握企业情况,纳入监管范围;审批改为备案的,督促企业按规定履行备案手续,对未按规定备案或提交虚假材料的依法调查处理;实行告知承诺的,重点检查企业履行承诺情况,对违反承诺的责令限期整改,依法实施失信惩戒。
“‘减法’减掉的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事前审批,通过在事中事后监管做‘加法’,加强审批与监管的衔接,优化审管信息双向反馈机制,坚决杜绝监管真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经开区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有“一业一证”、“一链办理”、证照“三联办”,“跨域通办”等专窗,实现涉企事项“一网办”“一窗办”。今年以来,261个事项实现“一窗通办”,50个行业实现“一业一证”全覆盖,53个事项实现证照“三联办”,114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423个事项实现“跨域通办”,企业开办实现1个小时办结全流程业务,做推进改革成效的“乘法”。
依托省级企业开办“一窗通”系统、许可事项审批业务系统和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山东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等业务系统,实时向各主管部门精准推送经营范围涉及许可事项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有关主管部门获取信息后,将相关市场主体纳入对应管辖层级的监管范围,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归集共享和双向实时推送,保证了服务的集成和监管的“在场”。
“要实现简化审批、加强协同监管,涉企信息的共享归集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着力破除信息共享壁垒,做好为涉企信息疏堵的‘除法’”。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下一步,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不断优化改革新措施,推进审管流程再造,将“证照分离”及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提供个性化帮办代办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效能,破解“准入不准营,准入很难营”难题,力争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