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在北京冬奥场景先后测试和使用了200多项技术,涉及信息工程与软件工程、公共安全、高清视频、5G和新能源等领域,适用智慧、绿色、安全、防疫等60多个细分应用场景。这些技术中,已确定赛时应用的有70余项,其中20余项在技术先进性和应用展示度方面极具代表性。
科技支撑疫情防控
科学防疫是办好北京冬奥会的重要前提。“我们通过组织科技防疫技术攻关、专家论证、现场测试等,在体温监测、环境消毒、病原体检测等环节,推进多项技术成果应用,全力保障赛事安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王建新说。
据介绍,北京市相关单位研发了公共空间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系统,可实现场馆内空气的病毒监测预警和快速检测,检测灵敏度比传统检测手段提高了3倍,同时在国家速滑馆、冰立方等场馆进行了相关测试。还有单位研发了基于开源芯片、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多体征感知设备,现已在多个场馆完成测试。
科技支撑绿色低碳
绿色办奥是北京冬奥会一直秉持的理念。王建新介绍,围绕场馆建设、场馆运行、交通物流等方面,北京积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攻关,用技术力量助力实现举办绿色低碳冬奥会的目标。
北京支持相关单位开展了绿色智慧场馆建造与低能耗运行技术研究与攻关,建立了数字孪生和智能化集成管理平台,并将这项技术运用到速滑馆的建设当中,节省主体结构工期两个月、钢材近3000吨,在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建成环境精准控制平台,形成场馆“能源总管家”,日能耗降低10%以上。
此外,北京还支持相关单位构建了冬奥会山地赛区生态环境保护定量评价模型,指导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施工。
科技支撑赛会安全
冬奥会有一个复杂的运行体系,安全是办好冬奥会的重要保障。北京围绕冬奥会食品、工程施工、运行保障等环节,部署了多项技术应用研发攻关,支撑冬奥会运行安全。
“我们建立了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冬奥食品安全保障平台,实现了对冬奥会食品的可追溯;研发了冬奥场馆岩土构筑物灾害早期识别及自动预警系统,围绕延庆冬奥会场地建设工程,设置预警监测点,实时采集斜坡、崩塌、边坡土质松散和路侧危岩等方面的灾害信息,为冬奥会场地施工提供实时监测及灾害早期预警。”王建新介绍。
科技提升观赛体验
“前沿科技的使用可以促进更多公众参与到本届冬奥会观赛中来。”王建新介绍,“我们围绕赛事报道、赛事转播、现场导览等方面,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高清显示、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应用,不断提升冬奥会观赛新体验。”
比如,北京支持研发了国内首台套5G+8K转播车并投入使用,将为公众提供优质的非现场观赛服务。以“悟道2.0”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为底层核心技术,北京研发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方便残障人士收看赛事报道。
“我们还研发了基于三维空间重建技术的冬奥虚拟导览系统,实现场景展示、VR导览等服务功能,为运动员、观众等带来全新体验。”王建新说。
记者 郑金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