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漳州市区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漳州市内河水环境通过三年的整治,旧貌焕新颜,昔日黑臭水体华丽变身,“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再现美丽漳州。
丰富的内河水系,是福建省漳州市主城区的宝贵资源和城市特色,然而,近些年,因为河道源头活水不足,导致水体流动性差、生态基流不足,使得内河成为城市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2018年,漳州市入选全国20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并提出了新一轮的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打响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漳州市区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以下简称漳州内河项目)团队,跑步进场,从河道污染源整治工程、内河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整治工程、漳州市智慧排水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工程和厂网河一体化联合调度系统建设工程五个层面,全面开启了漳州市区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助力漳州打赢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走街串巷“撬井盖”问诊九大污染源
黑臭水体整治“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控源截污是黑臭水体整治的关键。为彻底进行内河污染源治理,漳州内河项目项目部的员工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形成了污染源排水管网一张图。
漳州内河项目员工在实施机构漳州市住建局指导下,会同项目公司、设计院、区政府、镇街工作人员,组成网格小分队,一遍一遍排查,一段一段走访,对其中涉及的九大污染源:餐饮行业污染、农贸市场污染、洗车修车洗涤美容业污染、居民区生活污染、城中村(农村)污染、单位污染、工业企业污染、养殖业污染、畜禽鱼类宰杀污染等,一一进行分类、梳理,形成污染源排水管网一张图。
引入数字化建立科学治理体系显成效
针对河道治理,漳州内河项目部坚持排查与整治相结合,采用“河道排口一张图”、“一河一方案”的方式,建立河道档案,采用CCTV检测技术、QV溯源排查、蛙人入涵排查、立体扫描技术等技术,摸清每个暗涵情况。
漳州内河项目组还在河道上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河道情况,同步上传监测数据并与有关部门共享数据,实现河道进行垃圾打捞清理、底泥淤积、水质变化数字化。
以漳州市区古城的东宋河为例,从宋代至今,已流淌了千年,未治理前,东宋河污浊不堪,市民掩鼻绕行,周边居民苦不堪言。如今,通过中建人的努力,改造排口、驳坎河岸、拓通清淤、引水荡腐,终于于让背负着垃圾、污水的东宋河重露清颜。至2020年底,漳州市区所有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岸边景观美化程度大幅提升。
三年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通过漳州内河项目团队的不懈努力,漳州市的内河环境正在发生着悄悄的改变。如今,漳州市区内河水质得到明显提升,建成区内20条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河水更清、河岸更绿、环境更美,河道“颜值”明显提升,逐步描绘出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秀美景象。(曹瑞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