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9日,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启动“揭榜挂帅”项目,各路“揭榜英雄”纷纷签下军令状,向76个重大攻关项目发起总攻
以崖州湾科技城为依托,三亚正在打造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在育种家心中,最好的种子永远是下一个
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四季无冬,艳阳高照。这里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谁知绝岛穷荒地,犹有幽人处士家”。
上世纪60年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怀着“禾下乘凉梦”,和千千万万南繁人一起,追逐阳光到此开展“候鸟式”科研育种,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城重焕生机,热土再铸辉煌。新一代南繁人有了更高的使命和追求:建成服务全国,集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南繁硅谷”,把农业“芯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一期项目(2021年11月24日 杨冠宇摄)
古城焕新机 追光者启新程
三亚市中心以西40多公里,崖州古城枕海壁立。历史在这里留下斑驳的印记,自然造化也让地处北纬18度的冲积平原聚满光和热。
2021年10月26日,这片希望的田野传来喜讯:崖州区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双季稻亩产突破3000斤,实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夙愿。
科研不断茬,收割完水稻的基地里,新种的秧苗透出浓浓绿意。城西村“老把式”郑联盟翻地、拉线、下肥,在轰鸣的机器声中,领着村民为科研单位抢播上千个大豆品种。
推动种业振兴成为南繁人的共同使命。2021年5月揭牌的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里,崭新的2269台测序仪、质谱仪等科研设备整齐摆放,15个院士团队正在开展育种前沿领域科研,到处可见忙碌的身影。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彩霞说,从田间移步实验室,便能完成科研实验。“这里有世界最先进的设备,运用基因技术,能大幅提高育种效率。”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接连入驻,人才、技术资源迅速集聚。“希望毕业后能留下来,实现我的育种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耿庆河说。
从高处俯瞰国家南繁生物育种专区一期项目,数千亩梯田高低错落。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董事长李智全指着坡下的新楼说:“育种专家的度假式科研公寓马上交付使用,我们还在筹备世界种业交易中心,将在当地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中国种子集团总部迁至崖州湾、大北农集团落地生物育种孵化器、海垦南繁产业集团摆脱“收地租”的低水平发展模式,打造集聚328家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南繁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始于一粒种子的南繁事业加速产业化裂变,即将迎来开花结果的收获期。
告别“难”“烦” 种业创新起高地
2021年11月29日,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启动“揭榜挂帅”项目,各路“揭榜英雄”纷纷签下军令状,向76个重大攻关项目发起总攻。
“英雄不问出处,实验室打破了各科研单位的边界。”实验室合作交流部负责人夏勉说,围绕“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设置攻关项目,项目责任人自行组建科研团队。经费不设上限,分阶段采取“里程碑”式考核,引导团队攻克“山头高地”。
“关起门育种”曾是南繁育种的常态,各自为战下科研“小散弱”现象凸显。如今,20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420多家涉农企业进驻崖州湾科技城,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际玉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将统筹各方科研力量联合攻关。
立足商业化育种,科企合作走向深入。2万多项知识产权在崖州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展示,作为交易供应信息挂牌的高价值专利达2000多项。依托平台,中国农科院和当地企业完成“丹霞红梨”植物新品种交易,独占许可转让权价格高达2200万元。
眼下,中国农大正与海垦南繁产业集团共建种业联合创新中心。“进驻项目以成果转化为导向,谁用地、怎么用、有何商业前景都要讲清楚。”三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院院长龚元石说,226亩基地产生的一切专利、品种,企业都享有权益,并优先进行商业化推广。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之前,中国农大每年上百名师生来南繁,经常得找农民租地,教授带着学生,守着“巴掌大”的田地搞科研。近两年,学校新增南繁基地约500亩,科研“打游击”的窘境成为历史。
为落实国家南繁规划,三亚等地划定26.8万亩国家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并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验室、公寓、学校、医院等不断完善,告别“难”“烦”的许多科研“候鸟”不再迁徙,南繁科研向常年研究转变。
过去年年南来北往,这次一待就是一年。“平台建起来,项目动起来,人才留下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院长彭军说,该院正加快南繁研究实体化建设,已创建7个南繁科研创新团队。
“以崖州湾科技城为依托,三亚正在打造南繁科技城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作为筑造‘南繁硅谷’科技内核的空间载体和关键支撑。”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周红波说。
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一隅。(资料图)
育良种 育精神 育人才
又是一年南繁季,不少老南繁人如约而至。2021年11月底,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再次来到三亚育种。近60年南繁生涯,他超过一半的时间住在农民家里。起初,开荒、播种、施肥、收获都得亲自上阵,还得往返十多里到公厕挑粪施肥,一边当农民、一边搞科研。
在育种家心中,最好的种子永远是下一个。已是耄耋之年的程相文依然天天下地。他说:“育种就像培养孩子,亲力亲为才能熟悉它的优缺点,并不断改良。”选育出的多个玉米高产新品种在全国大规模推广,他仍致力于选育抗逆性更强、适合机械化收割的新品种。
南繁热土,孕育良种。全国已经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70%以上经过南繁基地的培育。
从1970年在三亚发现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到超级稻大面积示范亩产屡破纪录,袁隆平生前多次提到:“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功劳应该归功于南繁。”育种家们在这里洒下汗水、收获良种,也孕育出“艰苦卓绝、拼搏进取、创新创业、求真务实”的南繁精神。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的30多名研究生早出晚归,到南繁基地播种、授粉。1999年出生的徐丝璇娇小柔弱,干起农活来格外卖力。她说:“老一辈南繁人长年累月扎根田间,为我们的科研奠定了基础。现在设备和技术都更先进了,我们更要利用好南繁优势。”
目前,崖州湾科技城已引进12所知名高校,在培学生1100多人。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魏元浩说:“这里聚集着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顶尖专家,不仅能听其他学校老师上课,还常有院士开设讲座。”
在全社会对种业创新高度关注的今天,南繁青年们收获了更多荣誉感、成就感。进驻崖州湾科技城一年多,隆平生物(海南)技术公司成长为估值超过25亿元的高科技种企。从研发团队到田间管理团队是清一色年轻面孔。
“人人甘于吃苦的背后,是全员持股的激励。”公司科研人员邸萌亮说,朝着早出成果的共同目标,大家都把实验进度往前赶,没有周末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有广阔的创新空间。”
原标题:《《瞭望》新闻周刊:种业“南繁硅谷”创新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