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1.2亿摄氏度“燃烧”101秒创造新世界纪录,成功研制全球首套设计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中部地区今年以来接连涌现一批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成果。科创引领,正在成为中部崛起的新标签。
聚焦国家战略目标,中部地区正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的支点,“向前”“向上”“向强”加快崛起。
引领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
超导磁体实验室、主机及偏滤器实验室、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湖畔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园区,14栋壮观而新颖的建筑新近落成,这是日前基本完工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园区工程。
“CRAFT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国际磁约束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为加速人类核聚变能源研究作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
核聚变能源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今年5月底,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1.2亿摄氏度101秒新的世界纪录,向核聚变能源应用迈出重要一步。CRAFT是继EAST之后,我国新建的聚变能研究设施之一。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大气环境立体探测设施、强光磁集成实验装置、合肥先进光源……地处中部的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近年来布局筹划了一批重大科学工程,涌现出量子信息、核聚变能源、先进材料等一批引领科技前沿的重大科技成果。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中部地区正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时速达600公里!今年7月,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磁浮列车利用的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电磁浮原理,无轮轨摩擦,具备能效高、噪音小、速度快、可快起快停、安全性高、爬坡力强等突出优势。”中车株洲电机磁浮产品研究所所长何云风说,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问世,填补了航空和轮轨高铁之间的速度空白,对保持我国高速交通领域先进优势,拉动高端装备和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如系统投入使用,中国陆路出行效率将大幅提高,从北京到上海的旅程将被缩短至2.5小时。
在江西,中科院院士、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团队矢志19年研发硅基蓝光LED(发光二极管)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日美之后第三个拥有蓝光LED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唯一实现硅衬底LED芯片量产的国家。
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太原市第一实验室、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暨大同(阳高)试验线、基于量子光源的引力波探测大型地基观测装置……一个个实验室带着创新使命扎根山西。
科技新变量催生经济新增量
今年9月25日,中部地区首个“双碳”产业园区——湖北武汉高科双碳产业示范区在中国光谷亮相。园区总占地约2700亩,投资约130亿元,将带动2万余人就业。同期,鼎康生物、华星光电两家光谷企业先后宣布扩建计划。
这两家企业只是一个缩影。“光芯屏端网”与生命健康两大崛起中的万亿产业集群,正以武汉东湖科学城为核心,集聚成果、人才、企业和政策,形成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今年9月,蔚来汽车宣布月交付电动车1.06万辆,同比增长125.7%。这家中国总部设在安徽合肥的新型汽车企业,成绩引人注目。
走进蔚来汽车制造车间,冲压、涂装、总装等生产过程几乎全程自动,独臂机械手上下翻飞,全铝材车身渐次成型。数据显示,蔚来汽车已拥有超过4200项专利。
安徽近年来聚集了江淮、奇瑞、大众、蔚来、比亚迪等一批新能源车企,初步构建起从整车到电池、电机、电控的全产业链。
在江西,依托硅基蓝光LED(发光二极管)这一“世界级”技术,南昌已形成原材料、芯片、封装、应用的LED全产业链,产业规模超200亿元。
在山西,传统煤炭企业变身“创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的前身阳煤集团,曾是我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一年前,经过改革重组,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聚焦新材料蓝海,大力布局处于研发尾部、量产首部的新项目。气凝胶零能耗小屋、全生物降解材料、煤层气制备的钻石……目前这家企业已成功研发4大系列50多种产品。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煤炭、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等传统产业基地,而如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正在这里催生一条条新型产业链,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增量。
为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中部各省纷纷打出改革组合拳——
今年初,湖北省首批成立了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瞄准光电科学、生物安全、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集中发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装发动机。
为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安徽省推出“政府投资入股、上市后股份奖励”等扶持方式,用“柔性制度”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人才双向交流,经费支持双方协同创新。政府用“真金白银”引导企业建实验室、购买研发设备,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试点。
湖南省设立“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立项从单一“从下而上”科研人员海量申报模式,转变为“从上而下”顶层设计结合“从下而上”报送,项目评审从“相马”转向“赛马”。实施“两个70%”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出台支持研发财政奖补办法,连续三年奖补资金17.5亿元……
着力构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新兴产业”的“全创新链”,在全国新兴产业格局中,越来越多的中部企业成为行业引领者,也深刻地改变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在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已提高到40.3%;在江西,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已提高到38.2%。
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创新的力度有多大,直接决定了发展的质量有多高,未来能走多远。”河南省科技厅厅长陈向平说,作为全国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河南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担任双主任的科技创新委员会,明确提出“十大战略”,要挺起河南制造硬脊梁,让传统制造、食品加工、轻纺、化工、汽车等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迭代升级,迈进产业链的中高端和关键环。
江西省强化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发展航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
安徽省把科技创新作为最大政策、第一动力,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坚持打造高能级“大国重器”,让国家大科学装置成为维护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定海神针”。围绕量子信息、热核聚变、先进光源、稳态强磁场等关键技术领域,奋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积极推动安徽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深耕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湖北省建设科技强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梳理10个重点领域产业技术攻关、49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22个科技重大专项等清单,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
湖南省提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彰显新担当,在中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的总体定位,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实施“八大工程”,打造五个万亿行业、20个千亿产业、5个千亿企业、1000个重大技术创新产品,提升100个园区创新能力。
山西省围绕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开展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级超算中心创建行动。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攻关,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5G+智能矿山建设,推动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和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行动。推动煤炭转化向高端高固碳率产品发展,筹建煤炭绿色低碳清洁利用国家实验室,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
(参与采写记者:徐海波 苏晓洲 梁晓飞 余贤红 韩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