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不确定性”成为一种常态,身处竞争白热化家电行业的海信,究竟坚持了哪些“确定性”,从而实现了可持续增长?
这个答案,在今天举办的2021海信开放日活动期间,海信集团总裁贾少谦给出了答案。
一是,海信的“百年”执念。
海信人自己提到海信时,心心念念都是“百年海信”。贾少谦表示,“就像是跑马拉松和跑百米,目标不同,奔跑的姿势自然不同。奔跑的节奏、体力的分配也必然不同。海信下定决心要做百年,则一切经营行为都需要以此来考量。”
百年海信,需要“稳健经营”;稳健经营,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坐得了冷板凳。
基于稳健这个要求,海信在财务原则上,可以直接用“保守”来形容。在衡量及评价经营安全和资金效率上,海信还有一个独有的指标——还贷后现金资产。
海信始终认为,在涉及到肚子和面子的问题上,肚子比面子重要;在涉及到利润和规模问题上,利润比规模重要;在涉及到企业安全问题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动摇“安全第一”这个原则。
二是,萨缪尔森的忠实信徒。
在海信全球研发中心,随处可见一句标语:市场经济的最终两个主宰是消费者与技术。这句话源自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第一个主宰是消费者。对于消费者而言,关键是诚信和质量。诚信,是海信写进名字里的承诺。
关于诚信,海信的要求非常具体——实事求是,不说谎、不吹牛、不报假数!数字造假在海信是不可触碰的红线。对待造假海信从来是也必须是零容忍。
贾少谦认为,在企业经营的所有错误中,唯独造假没有改正的机会。一旦造假,只能用更多的造假去掩盖前一个造假。这不仅是品质问题,更能直接置企业于死地。
质量,是海信的立命之本。在海信,关于质量的规定,被称为“军规”。而质量源自先进制造。海信认为,没有制造业,就没有今天的海信。
市场经济的第二个主宰,是技术。技术,是海信最坚实的护城河,也是海信最鲜明的基因与个性。
在过去52年的时间当中,无论环境和竞争的挑战多么复杂,追求技术领先一直都是海信超越行业技术迭代挑战,实现规模增长的核心秘诀之一。
1992年,刚上任青岛电视机厂厂长不久的周董率先打破大锅饭,设立技术和人才特区,研发人员的薪酬水平从此可以达到平均工资的3倍以上。
2005年,海信推出了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信芯”,7000万台中国彩电从此有了“中国芯”,进口芯片大幅降价40%以上。
2007年,海信建成中国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打破了我国液晶模组几乎全部依赖外企的状况,把中国彩电制造产业链从被边缘化的危险中拉回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2013年,海信自主开发ULED动态背光分区控制技术,一举打破中国企业与日韩电视企业在彩电技术上的“代际差”。
2014年,海信推出全球首台100英寸超短焦激光电视,让中国第一次占据了显示技术发展的主场优势,中国显示技术从此引领世界。
同时,海信特别重视技术预研,强调产品开发必须遵循“预研一代、储备一代、应市一代”的研发路径,主动投入资源对前瞻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技术难点进行立项研究。
三是,风清气正的价值观是人才成长的基石。
贾少谦表示,几十年来,海信对人的评价衡量与考核,做到了始终坚持“一把尺子、一套刻度”,从未发生改变。这把尺子就是业绩第一,并严格遵守人与企业的基本价值观。
在海信,大家比的是谁的业绩好,谁的贡献大,谁的业务能力强,完全不用花心思琢磨迎合领导的喜好,不用请客送礼走后门,没有拉帮结派,没有小圈子。
海信人的勤奋,已经成为从经营团队到普通员工的一种内在习惯和传承。贾少谦举例说,这些年来,海信智能交通能做到连续多年国内第一,勤奋第一和技术第一一样重要。从98年到今天为止,海信智能交通在全国没有一个烂尾项目,没有一个项目不能完成交付,也没有一个项目因为交付问题没拿到钱。
四是,全球化30年,“大头在海外”从理想照进现实。
全球化,是海信的未来。海信的全球化,是一代又一代海信人的接力赛。
1991年底,海信老厂长调往山东省外贸公司工作。在离任之前,她对接任者周厚健说,“在世界地图上点一个点,这个愿望我没有实现,愿你们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做出努力,在世界地图上点一个点”。
1996年,海信在南非点下了第一个点。
周厚健曾说:
“全球化即使是个陷阱,我们也要勇敢地跳下去。”
“满足并匍匐于国内的巨大市场是一种近视行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海信未来发展,大头在海外。”
目前,海信已经在美国、欧洲、日本、澳洲、南非和墨西哥等海外地区与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和工厂,并广布销售渠道,陆续完成本土化运营。海信近年来持续发力体育营销,赞助世界级赛事,海外品牌形象不断迈向高端。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海信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这个数据已经接近2019年的全年营收,前三季度海外收入更是已经达到526亿元,接近去年的全年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8%,占比已达42%。
贾少谦预测,海信海外收入最快3年就将反超国内收入。
在贾少谦看来,这些年来,支撑着海信不断往前走、不断提升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海信在不确定中坚持的这些“确定性”,是全体海信人发自内心认同和坚守的企业价值观,这是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来源。
“奔跑在“百年海信”这条马拉松赛道上的海信,的确是一家‘慢公司’。我们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布局了黑电、白电和厨电业务,打通了从家庭到社区、从社区到城市的场景,实现了ToC和ToB产业的均衡布局。今天,已经进入世界级跨国公司行列的海信,将用10年的时间,继续在家庭、社区和城市三大维度纵深布局,持续迈向产业高端,在世界级企业中,竞得更靠前的位次。”贾少谦说。
(整理/光明网记者 战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