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报告:微度假成主旋律 冬奥催热体育旅游

   2022-01-30 光明网
72
核心提示:游客在2021年更加追求旅行体验的深度,出行偏好向短、频、快的“微度假”转变,周边游的热度较之上年同期增

游客在2021年更加追求旅行体验的深度,出行偏好向短、频、快的“微度假”转变,周边游的热度较之上年同期增长251%。这是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马蜂窝近日联合发布的《2021全球自由行报告》透露的国内旅游消费趋势。

这份名为《2021全球自由行报告:我的中国,真好玩!》(以下简称“报告”)的报告,通过马蜂窝平台的浏览、搜索、交易等综合数据计算,北京、成都、重庆、上海、杭州成为2021旅行热度最高的五大城市,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莫干山风景名胜区、北京环球度假区、故宫、涠洲岛是2021年旅行热度最高的五大旅游目的地。

  “微度假”是年度出行主旋律

尽管出行半径因疫情受限,但2021年我国游客的出游频次不降反升,年出行3次以上的游客同比上涨22%。其中,61.6%的游客选择在目的地停留1-3天,过去动辄一周以上的长途“旅游”被拆分成了若干段两三天的“出门玩”。以周末游、周边游为主的“微度假”大幅增长,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全新增长点。

报告总结了2021年度微度假人群的构成,其中,90后新青年以50.2%的比例撑起微度假人群的“半边天”。微度假客群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两者占比总和近60%,用一次有品质的微度假从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短暂逃离,是他们忙碌生活中最好的治愈。

年轻一代追求个性、体验至上,会为了一样美食、一家民宿,或是一种新鲜的玩法专程安排一次旅行,也愿意为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买单。在2021年自由行客群的消费分布中,人均消费1000-2000元是占比最高的区间,达到了48.5%。

  旅游出行主要驱动力:寻找“新秘境”,发现“新玩法”

基于兴趣和社交的玩乐体验在2021年获得了空前的关注,火遍全网的露营凭借其“百搭”属性,成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玩法榜单第一名。滑雪、冲浪、潜水等体育活动,以及博物馆、观星等文化项目,都在年轻人中有着极高人气。玩法开始取代目的地,成为影响人们旅游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

  (2021年度十大热门玩法)

旅游从业者们敏锐地洞察了这一趋势,在“玩法体验”方面不断加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凭借特色玩法体验焕发新生。报告显示,超过40%的90后在2021年体验过至少一次乡村游,年轻人偏爱拥有文化背景的古村古镇,以民宿为载体的美食、采摘、非遗等多元化体验,正成为乡村游发展的新引擎。在红色旅游领域,90后以45.5%的占比领跑各年龄段客源,深度讲解、沉浸式红色体验等新玩法也为红色旅游注入了活力,使其成为深受年轻人追捧的“新国潮”。

作为中国最大的旅行玩乐社区,马蜂窝平台上每周都有众多爱玩会玩的主理人会发起丰富的活动,带领本地游客不断发掘新玩法。目前,马蜂窝拥有近2000名主理人,在这些“好玩”人物的带动下,诸如水下曲棍球、冰上露营、腰旗橄榄球等新锐玩法纷涌而出,为年轻人带来源源不断的玩乐灵感。

  2022旅行趋势:“冬奥效应”为体育旅游加码

报告指出,2022年将是“冬奥效应”发挥巨大作用的一年。冰雪旅游及体育旅游持续升温,在2021最受欢迎的冰雪旅游热门城市榜单中,成都、湖州、杭州、广州四大南方城市上榜,冰雪运动不再是北方人的专属,南方滑雪场的崛起让南方人“就地玩雪”成为可能。

“双奥之城”北京以及即将共同承办冬奥会的张家口位列“2021年热度涨幅最高的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前两名。体育赛事为举办地带来的热度不仅限于比赛期间,通过比赛所展现的城市风貌以及文化形象,也会对举办地的旅游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除此之外,“文化审美”也将成为2022年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回顾2021年,河南景区及目的地的走红,各大博物馆成为热搜榜的“座上宾”,四川资阳的安岳石窟群在马蜂窝“2021中国新秘境”中一举夺魁,无不印证了文化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强大影响力。马蜂窝旅游研究院院长冯饶分析道:“国内年轻人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是文化类目的地和景区实现逆势增长的主要动因。但想要从‘蹿红’到‘长红’,则需要旅游从业者通过对年轻一代文化审美的精准判断,打造出更多旅游消费新场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