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亏损创百年记录 夏普押宝家电业复苏

   2012-06-04 环球网科技
62
核心提示:  环球科技讯(文/卓东阳)五年前的4月1日,当年仅49岁的片山干雄被任命为夏普社长时,业界普遍认为这是

  环球科技讯(文/卓东阳)五年前的4月1日,当年仅49岁的片山干雄被任命为夏普社长时,业界普遍认为这是夏普锐意求新的一种表现。但其后的经历却似乎证明,这仅仅是人事认命上的“锐意求新”。年轻的片山干雄并没有交出符合人们期待的答卷,反而因为2011年度创下夏普成立百年历史记录的2900亿日元(约合34.8亿美元)亏损而黯然离去,将沉重的担子交给他的继任者奥田隆司。但面对产业布局过于单一,渐露积重难返之势的夏普,人们不禁为奥田隆司的前景感到忧虑,他能带领夏普渡过这生死危局吗?

  液晶好春光  夏普曾看上去很美

  05年,在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松下通过现场比较自己的等离子电视和夏普的液晶电视在画质、对比度、可视角度等方面的特点,宣称“不论从哪方面看,等离子都要比液晶强”。此举立即激起了夏普强烈的反击,双方为此唇枪舌战,展开了一场等离子阵营和液晶阵营当家企业的正面对决。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松下在这场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市场争夺中完败,不但投巨资兴建的等离子生产线血本无归,同时也为之后的连年亏损埋下伏笔。

  而惠普2005年净利润却激增15%,创下历史新高。整个财年,夏普LCD电视销售收入激增了33%,平面电视的销售增长34%。以出货量计算,夏普成为全球最大的LCD电视生产商,市占率约为20%。而经过多年的投入与布局,来自液晶电视和液晶面板的销售收入已经占到夏普总收入的60%左右。

  可见,在这场事关电视产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中,夏普赌正了。而夏普所倚重并坚持的“在全球范围内围绕单一业务布局、以最庞大生产规模和最低生产成本提供最优质产品”商业模式似乎也成了夏普最得意的成功法宝。

  也许源于对自己商业模式的绝对自信,惠普不断加大在液晶电视和面板领域的投入,不断扩充产能。虽然这期间,夏普也尝试在手机和太阳能能源利用方面做战略性布局,但因为对液晶行业的过于乐观,所以新产业布局的决心和力度远远不够,自然也便没有取得真正的突破。

  逆流突来袭  夏普却深陷难自拔

  不能把鸡蛋全部放到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夏普也知道,于是夏普选择了把绝大部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象征性的在其他篮子里放了一些鸡蛋,以此当做战略布局吧。

  这种押宝式的投入,在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必定伴随高风险。这种类似赌身家的博弈方式,一旦有失,结果将不仅仅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

  当夏普在全球首家实现第十代液晶面板生产工厂竣工投产,马上又继续投入第十一代液晶面板生产工厂的建设中,当夏普持续进行产品技术升级并快速扩张原材料生产工厂……夏普的巨额投入却没有等来想象中的全球液晶市场新一轮爆发式增长,相反,伴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入,液晶行业的寒冬来了。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持续恶化,引发的全球消费品市场呈现需求疲软走势,从而导致全球液晶电视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直接引发上游液晶面板供应量过剩。液晶面板供应价格出现大幅度、持续下滑……

  于是,曾经在液晶市场赚得钵满盆满的夏普,突然发现吃进去的还要吐出来,恐怖的亏损数字以不低于当初增长率的速度持续增加着。而此时夏普才发现,想回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夏普对液晶市场全身心投入的爱已经太深,深到难以自拔了。

  绝境出绝招  夏普赌家电业复苏?

  面对全球性的需求疲软,深陷亏损深渊的日本电子企业纷纷收缩战线,谋划转型,甚至直接退出家电市场。但夏普的举动似乎却要逆势而行,高调宣布重组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新成立健康环保和信息通信两大事业部,并强化白色家电业务,推出冰箱、空调、洗衣机、空气净化器等健康环境系列家电。

  仔细观察夏普的对策,押宝家电产业,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夏普在这方面投入已多,很难在不伤及根本的情况下实现转型,反而不如依靠雄厚的基础,熬一熬,等待家电业的复苏。另一方面,在其他巨头纷纷缩减产能,甚至退出家电市场的情况下,或许反而会给夏普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一旦熬到家电产业复苏,那么抢先布局的夏普反而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而这其中的关键,却又在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夏普海外第一大市场,其销售额占到夏普海外销售总额的近4成,而且夏普对中国的发展潜力充满期待。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夏普会选择中国作为他们绝地反击的关键。

  当然,这一切能否实现的前提,都要看全球经济危机的余波何时过去,期盼已久的经济复苏何时到来。相信这一刻,包括奥田隆司在内的所有夏普员工都在默默祈祷吧! 

责任编辑:梁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