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项目总投资超5800亿元

   2020-04-09 南方网
49
核心提示: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光启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头盔N901已经投入应用。工作人员戴上头盔开启扫描,2分钟可检测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光启技术自主研发的智能头盔N901已经投入应用。工作人员戴上头盔开启扫描,2分钟可检测上百人,发热人员检出率达100%。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人工智能需求被打开:如何与时间赛跑,用最短时间辅助确诊疑似病例?在医院和隔离点,如何“零接触”开展物品配送服务?在人员密集场所,如何对发热人员进行快速精准监测……

腾讯觅影、智能头盔、配送机器人……面对需求缺口,广东企业研发的AI产品,快速在疫情监测、疾病诊断、复工复产等环节投入应用。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款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抗疫一线,服务人群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达数十万人次,腾讯、光启、赛特、普渡科技等广东企业加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战场”。

全球疫情之下,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基建”成为激发内需潜力、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因子。广东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粤商通“智慧复工”专区首批上线179家企业、254项数字技术产品;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加快建设,涉及项目总投资超5800亿元。

  新的需求▶▷

  疫情下的“AI+”多维赋能

在湖北武汉协和西院,搭载“腾讯觅影”的新型应急专用CT装备已经运转了一个多月。

疫情初期,大量新冠肺炎疑似病人急需诊断,CT阅片量骤增:普通一次胸部CT检查产生300张左右影像,医生靠肉眼阅片耗时5-15分钟。与病毒赛跑,快1秒都将为救治提供更多可能。危急时刻,人工智能显身手。在患者完成CT检查后,“腾讯觅影”最快可在2秒内完成AI判定,不足1分钟即可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

这是AI赋能激发的力量。疫情之下,病毒检测、智能配送、药物研发等环节,对人工智能都有着巨大的技术需求。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发布的《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调研报告》显示,智能服务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系统和智能识别(温测)产品在疫情应用中数量居前三,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大数据等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使用场景丰富。经济社会各主体对人工智能赋能效用的充分应用,显示了其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人工智能的新需求打开巨大的市场空间,一大批敏锐的广东企业加速在新的赛道上奔跑。

“重量不到1200克,续航可达8小时,一家三甲医院10台便可实现全覆盖巡查……”提起自家研发的智能头盔N901,光启技术董事长刘若鹏如数家珍。

他表示,光启智能头盔系列产品完全不需要施工布线,配戴即用,部署灵活。“复工以来,该系列产品已在高速路口、地铁、机场、商超、写字楼等一线投入应用。”

在湖北、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十余个省市的100余家医院和隔离点,普渡科技生产的智能送餐机器人在病房来回穿梭,以免接触形式在隔离观察区送餐、送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为医院、隔离点提供配送机器人的消息传出后,普渡科技创始人兼CEO张涛的电话被打爆了,全国各地的医院与隔离点纷纷前来咨询部署事宜。

“疫情必然会拉动各行各业对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张涛摩拳擦掌,正在拓展公司的产品线,努力把握风口上的新机遇。

  拓展应用▶▷

  AI企业掘金新蓝海

在南沙万达广场,高新兴机器人公司自主研发的5G测温巡逻机器人与两名警员正在执勤。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升级版5G警用巡逻机器人,是为复工潮准备的‘秘密武器’。”高新兴机器人公司总经理柏林介绍,这款机器人可一次性测量10个人的体温,误差在0.5摄氏度。一旦体温超过设定值,或发现行人不戴口罩,将启动报警系统。目前,机器人在上海、西安、杭州等城市的车站、机场等场所集中应用。

疫情之下,曾经被人们视为科幻概念般的AI技术,走到人们面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张涛表示,智能机器人应用在防疫工作中增加了行业曝光度,凸显了机器人配送在改善公共卫生方面的价值。

人工智能产业正从抗疫中寻觅新机遇。疫情初期,人工智能以辅助诊断、配送机器人、药物筛选等产品应用投入抗疫前线。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好转,企业复工复产需求增加,人工智能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新蓝海:智能制造、健康配送、智能防控、在线教育……

对于机器人公司来说,过去一个多月为他们提供了向用户展示“十八般武艺”的窗口。在张涛等从业者看来,曾经人们对于服务类机器人只是将其作为新奇的科技产品去进行体验,而现在,越来越多人切身感受到了服务类机器人的作用。

面对未来,对于人工智能企业而言,更关键的是找到后疫情时代的落地新场景。

张涛将目光瞄向餐饮市场,聚焦智能配送机器人。普渡科技于近期推出全新的封闭式送餐机器人与消毒机器人,保证配送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全力支持餐饮行业复苏。企业还与海底捞等知名餐饮企业合作,根据其需求提供配送机器人,让顾客“安心捞”。

而腾讯也将AI技术应用到了智造工厂中。针对用工短缺,深圳华星光电公司采用腾讯工业AI视觉检测平台方案,将图像识别和深度学习等AI技术应用在液晶面板质检领域,率先实施了面板行业人工智能缺陷判别落地项目。

项目实施后成效明显。深圳华星光电公司的液晶面板缺陷识别速度提升10倍,缩减判图人力50%,并极大减少待制品在产线的候检时间,生产周期缩短40%。

  加速布局▶▷

  抢抓“新基建”,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专家看来,人工智能不仅在当前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方面作用突出,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创建智能经济新形态等方面同样潜力巨大。

在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版图中,广东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是其中重要一极。来自《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为3341家,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京津冀、江浙沪、粤港澳三大区域占据了企业数量的83%,融资次数的88%,总融资金额的95%,已成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的重要引擎。

当前,广东已形成颇具竞争优势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华为、腾讯、中兴等信息产业龙头率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格力、美的、广汽等制造业巨头则将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深度融合,光启、云从、普渡科技等独角兽企业纷纷在细分领域开疆拓土。

最近一段时间,广东加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

前不久,粤商通“智慧复工”专区开通,已上线首批数字技术产品,汇聚了腾讯、云从科技、佳都新太、商汤科技、科大讯飞、优必选等179家企业、254项产品,覆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积极满足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的迫切需要。

这背后,广东省工信厅正在加快引导人工智能企业针对性研发产品,并公开征集智能测温、智能防控、智能服务、智能科研、智能语音、在线医疗、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八大方面产品资源信息。

作为广东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重大平台和载体,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动作频频。3月31日,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98个项目集体签署入驻协议、44个项目集体开业、99个项目集体开工,项目总投资超5800亿元。

在深圳,人工智能布局同样驶入“快车道”。近一年来,深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启动、深圳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揭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深圳)广东省实验室获批。

从254项数字技术产品的上线,到超5800亿元投资的落地,“疫”中崛起的人工智能开启发展的新空间。据知名统计机构德勤预测,2017年-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30%,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6万亿美元。

“人工智能与医疗、机械、电子等产业相结合,能够提升产品的成套性、落地性,也能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从而拉动整个行业发展。”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作为“新基建”之一的人工智能,正加速渗透至各行各业,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与广东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带来产业的转型升级,打开新时期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