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巨头抢滩布局 惠州成湾区创新创业热土

   2020-11-10 南方网
41
核心提示:惠州企业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动智造升级。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新发展新作为新惠州 在惠州仲恺高新区

惠州企业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动智造升级。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新发展新作为新惠州

在惠州仲恺高新区,华星光电二期项目刚刚投产,“智慧工厂”24小时高速运作,全球最大的模组和电视生产基地加速发展;亿纬锂能依靠技术创新,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发展成全国乃至世界前列的“锂电池专家”……一幅幅创新创业的生动图景在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的惠州徐徐展开。

走进扎根多年的制造工厂、观摩全球领先的生产车间、探访开业数月的创业平台……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跟随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新发展新作为新惠州”主题采访团走访发现,大湾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正在惠州崛起。国企、民企、外企在这里同台竞技,行业巨头、“隐形冠军”在这里交相辉映。青年“创客”来了,科学家也来了,惠州正源源不断集聚国内外的科技资源、产业项目和创新人才。

  龙头再布局

  国内外企业聚集形成“优等生俱乐部”

最近,一批“巨无霸”项目“重仓”布局惠州。11月3日,总投资约159亿元的宇新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签约落户惠州新材料产业园,将全面进入化工新材料研发及生产领域。该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为石化能源新材料万亿级产业集群增添新动力。

这家行业龙头和上市公司“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对惠州发展前景的看好。过去10年,宇新公司在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的项目实现高速发展。湖南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助理湛明表示,惠州营商环境良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同时又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广阔市场,因此选择增资。

越来越多这样的行业创新巨头、全球高端优质项目加码布局惠州,形成“优等生俱乐部”,加快惠州“2+1”现代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不仅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也蓬勃发展。总投资约150亿元的慧聪集团“慧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港”项目紧锣密鼓推进。“去年落户至今1年多,项目营收已超过50亿元。”该项目总经理许可告诉记者。

离慧聪项目不远的惠阳区,全球最大的手机玻璃制造商之一伯恩光学公司也正在加码布局。今年,该公司新增投资20亿元,在惠阳淡水基地兴建两幢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

伯恩光学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施展芳说,公司在惠阳设立了4个生产基地,累计投资超过380亿港元,专注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尽管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订单出现波动,但凭借多年技术积累,伯恩光学韧性十足,迅速恢复。“今年前三季度,伯恩光学惠阳厂区营收近300亿元,预计全年将超过400亿元。”施展芳充满信心。

作为苹果、三星、华为等国际知名品牌手机背后的“隐形冠军”,港资企业伯恩光学在惠阳的成长壮大,是当地创新生态不断优化的生动注脚。数据显示,累计已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惠州投资兴业,境外30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惠州投资了60多家外资企业。

  智造再升级

  “湾区智谷”赋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

在惠州市惠东县,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已正式启航。10月28日,中国移动、万国数据两大项目动工,总投资200亿元。

这是新基建机遇下惠州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缩影。今年4月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数据产业园已吸引5个大型数据中心项目落户,签约投资额超过255亿元,瞄准打造全省一流的数据中心聚集区、全国重要的云计算产业聚集区,正加快建设“湾区智谷”。

这背后是惠州加快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惠州市工信局副局长扈伟告诉记者,2019年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3200亿元。惠州积极发力5G、数据中心等,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惠州拥有TCL、德赛、华阳等一批龙头企业,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超过450家,产值规模在广东省排名第三。

在仲恺高新区,惠州国企德赛集团旗下的德赛电池物联网电源高端智造项目正加快建设,产品将运用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无人机等领域,预计投产后产值70亿元。德赛集团董事长、总裁姜捷表示,公司正深入推进“百亿工程”,将全力推动汽车电子惠南产业园投产、新能源电池惠南产业园建设,拓展产业布局,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

同在仲恺高新区,全球最大的模组和电视生产基地加速崛起,正在抢占“5G+8K”的智造新风口。

记者走进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工厂,只见各类智能设备轮番上阵。这里平均每天可产液晶面板超过10万片,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在全球面板行业的竞争力。

惠州华星光电生产制造负责人钟川说,惠州华星光电项目总投资96亿元,一期项目年产液晶面板4000万片。二期项目于今年10月20日投产,以8K技术为主,技术更加先进、产品更加高端、生产更具弹性,将可年产面板6000万片。加上就在旁边的TCL电子智能显示终端项目,该产业园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模组和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基地。

靠技术创新向高端转型,是不少惠州企业的共识。亿纬锂能公司从一家民营小厂成长为总市值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创新研发的“红利”贡献最大。作为业内少数具备动力电池全面解决方案的电池生产企业之一,亿纬锂能2019年研发投入达47.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44%。

“我们专注于锂电池的创新发展,锂亚电池居世界前列,锂原电池国内领先。”亿纬锂能市场部总监林锦云说,公司将打造锂电池全系列的解决方案,努力成为行业里最齐全的“锂电池超市”。

  创新再加速

  百万人才“聚惠” 崛起科创高地

随着“创新雨林”形成,来自全国各地的“创客”纷纷“聚惠”。

落地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下称“青创基地”)短短1个月,香港青年“创客”王哲文就有了第一次“小丰收”。“上个月项目落地,现在已经开始盈利,预计今年底可盈利200万元。”惠州亿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哲文告诉记者。

在王哲文的团队中,港澳人员占比过半。他们主要研发区块链和数字技术,推动区块链与灵活用工结合,服务企业发展。有了良好的营收预期,王哲文计划推动项目扩大发展,将客户群体从企业拓展至个人,开发更多面向个人用户的产品,深耕国内市场。

越来越多港澳“创客”在青创基地茁壮成长。自2019年12月揭牌至今,青创基地已引进企业(项目)24家,涵盖5G芯片研究、AI+3D人工智能成像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新能源-锂电池研究、智慧城市新基建、跨境电商、生物健康技术、智能家居、电竞手游、5G测试、电子软件信息技术和创意文化等领域。

青年“创客”来了,科学家也来了。在惠东县,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两个大科学装置建设顺利,未来将集聚约1500名海内外科研人才,打造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港澳人才与惠州产业深度融合很关键,我们将为产业转型引进更多创新力量。”青创基地运营中心经理詹凤君说,青创基地为入驻项目提供8类扶持政策,包括场地免租、创业资金资助和贷款贴息等,单项补贴金额最高可达20万元,目前补贴规模已近400万元。

惠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副主席许柏鸿深有体会。“走过很多城市,对比了不少政策,觉得这里的创业手续很简单,补贴扶持力度也大,就带着项目来了。”许柏鸿说,公司主营品牌策划,目前已与部分企业达成初步合作。

面对“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惠州多措并举推动创新再加速。凭借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的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壮大的产业集群基础、良好的发展空间与环境优势,这里正成为大湾区创新创业的新热土。如今,惠州的人才总量已突破100万人。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惠州紧邻广州、深圳、东莞,土地空间又很广阔,电子信息等产业基础良好,未来可以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到惠州投资,吸引更多人才到惠州创新创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