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广东构建“一群五圈”提升核心功能 让城市群变动力源

   2021-04-28 南方日报
33
核心提示: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等五大现代化都市圈要增强集聚功能,引导常住人口向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城镇有序转移。

日前发布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将“新型城镇化”单列篇章,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规划纲要》特别提出培育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范围涵盖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并进一步明确了各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建设重点。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应在推动广深“双城联动”的基础上,构建网络型、多层次的都市圈、城市群,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户籍互认等推动都市圈内人员、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同城化,为全国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

  提升核心功能

  推进都市圈内外协同

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三角的城市规模、密集程度,在国内乃至全球都不多见。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广东优化城镇布局的重要内容。

对此,《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一群五圈”城镇空间格局,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及资源优化配置等核心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规划纲要》强调,要构建现代化都市圈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强化都市圈内市政基础设施协调布局,推进都市圈内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对于广深而言,要增强广州、深圳中心城市能级,积极发挥核心引擎功能,辐射带动广州、深圳都市圈内城市加快发展。

对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要强化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定位,加快推动珠中江协同发展,联动阳江协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发展重要增长极;对于汕潮揭都市圈,要强化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功能定位,以汕头为中心大力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对于湛茂都市圈,则以湛江为中心推动湛茂一体化发展,全方位参与北部湾城市群建设。

“中心城市带动都市圈、城市群发展,都市圈带动区域发展,这是一种联动发展模式。”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张燕表示,人口和经济要素集聚应该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既有利于提高效率,也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

记者注意到,就在不久前,广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支持珠海、汕头、湛江三市发展。

其中,珠海通过打造“升级版”经济特区,不仅有望加快建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也将更大程度释放澳珠极点发展潜力,带动更广大区域发展;汕头获得经济特区+省域副中心“双重赋能”,通过与深圳协同,带动汕潮揭都市圈,推动全省的区域协调发展;湛江则从过去三省交界边缘区变身多项国家战略的利好“重叠区”,成为服务重大战略高质量发展区。

可以发现,通过不同规模、特点、层次的城市深度联动,带动辐射五大都市圈内部乃至不同都市圈之间的协同发展,成为广东在城镇空间布局中的重要思路,张燕认为,这也与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脉相承。

此外,五大都市圈的发展还将与全省乃至全国战略形成更紧密对接。例如,汕潮揭都市圈要联动梅州都市区协同发展,积极参与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打造链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湛茂都市圈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造国家重大战略联动融合发展示范区。

  软硬一体化

  缩减城市建设差距

在五大都市圈中,广州、深圳都市圈的经济规模、人口数量都位居前列,对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支撑作用也更为重要。

其中,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全域和肇庆、清远、云浮、韶关等四市的都市区部分,《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典范区;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都市圈。

马晓河认为,广东应以广深的“双城联动”带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的网络圈,在都市圈内部构建半小时到一小时的通勤圈,通过加快城际轨道建设,打造同城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对此,《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广佛—港深、广佛—澳珠以及珠江口跨江通道为主轴,覆盖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主要城镇的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

如果说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多着重在提升效率和水平,汕潮揭、湛茂都市圈则更侧重补齐交通短板。

《规划纲要》提出,强化汕头、湛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提升韶关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加快建设粤东城际铁路网,建设汕头澄海至潮州潮安、湛徐高速乌石支线、信丰(省界)至南雄高速公路,提升汕头、湛江、韶关等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表示,广东建设五大都市圈,交通一体化要先行,产业一体化作为突破口,城市一体化作为空间载体,还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并将公共服务作为都市圈协同一体化发展的“牛鼻子”。

记者发现,这在《规划纲要》也得到充分强调。如在高等教育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实现全省地级市本科高校全覆盖。再如,在医疗卫生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和韶关等重要口岸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陆路门户的疾控中心建设。加快推进50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建设5个左右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6张。

马晓河认为,随着都市圈内的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实现同城化,必然带来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大循环,可以助力广东成为全国率先达到发达经济体水平的示范地,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

  推动大中小城市紧密协同

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可或缺。县城既接受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也是周边村镇经济活动的中心。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小城镇建设。加快县城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和功能集成,不断增强发展县域经济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业落户的支撑作用,提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载体功能。

“广东提出重视县域经济,这非常有意义。”马晓河认为:“在现代交通和信息化技术推广后,可以探索在确保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优化乡镇行政区划,形成集约化的社会治理结构。”

在《规划纲要》中,还明确列出全省“县城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其中惠州市博罗县等属于县城新型城镇化国家示范县,广清接合片区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珠海市斗门区等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市县试点),广州市黄埔区新龙镇等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中心镇试点)。

就在4月27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实施方案》在获得国家批复后正式印发,这也将为广东探索城乡融合发展赋予更大动力。

《规划纲要》明确,在小城镇建设中,将聚焦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批特色化、品质化、高质量发展的县城。

马晓河认为,广东的城镇化布局正在形成广深“双城联动”、五大都市圈、县域经济的三级结构,今后要强化县城、中心乡镇的综合承载力,让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实现紧密协作发展,推动人口、创新要素的充分流动,不断推动广东的新型城镇化走在全国前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