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四五”时期,广东如何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日前发布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此单列篇章,并提出全面建设贸易强省,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
“广东的贸易基础非常好,而且很多广东企业本身就是国际和国内市场兼顾,两条腿走路。”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看来,在国内大循环中如何破除痛点堵点,如何在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中畅通双循环,广东可发挥原有的经验和基础优势。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规划纲要》中有关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篇章中,积极拓展投资空间、大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被单列为两个独立的章节,可见投资、消费在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的重要性。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投资跟消费协调是重要的方面。”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看来,投资可以提升产能,但如果消费不足就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形成供需循环的结构性矛盾。“因此,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创新带动供给,通过供给创造需求,实现动态平衡,这是循环的要点。”
“十三五”期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4万亿元,五年分别年均增长10.5%和5.8%,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广东又如何继续增强消费的支撑作用呢?
《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培育新型消费。拓展5G终端、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网联汽车等信息产品和在线教育、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信息服务消费。支持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推动国内外知名品牌率先在广东首发或同步上市新品。
“‘十四五’开局,广东消费市场活力充沛,今年便迎来一波‘首店经济’的热潮。这些‘首店’同时也是新业态新模式,能精准地抓住消费者心理、消费需求和特征。”戴德梁行商业地产部高级助理董事温苑雯说,预计越来越多的“首店”和新业态,将带来新的消费潮流和消费增长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
“十四五”期间,广东还将支持广州、深圳等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群,推动国际品牌集聚。同时,建设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步行街和新型消费商圈。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消费领域的大背景下,以新制造、新商贸、新基建为基础,中国正在引领全球消费变革。”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认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广东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技术,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着力构建与世界一流国际消费中心相匹配的新型消费体系。
深耕国内市场▶▷
加强与重点区域战略对接
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融入国内大循环极为重要。
《规划纲要》提出,强化与国家重点区域战略对接。围绕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强“双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港、黄河流域、成渝地区等战略对接、协同联动,推动与雄安新区深度交流合作。
陈文玲认为,广东衔接和对接这些重点区域,“可以博采众长,借鉴各个区域原创性的制度创新,为广东所用,在国内大循环中优化产业链布局,促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制造业大省,“十三五”期间,广东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5G产业、数字经济规模均居全国首位。
依托广东制造优势,《规划纲要》提出,发挥增强与兄弟省区在科技、产业、人才、教育、环保等领域合作,支持企业优先布局国内,有序开展产业共建。推动“广东制造”深耕国内市场,提升“广货”国内市场占有率。
广东与周边省份的交流协作不断走向深入,并不断向更大空间、更多领域、更高水平稳步推进。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积极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促进泛珠区域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国家发改委区域发展战略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张燕认为,广东要通过加强与国家重点区域战略对接,增强与周边省份的交流协作,在服务全国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的大局中,推动广东自身内部的区域协调发展。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创建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
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在“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篇章中占了独立章节。
对外贸易是广东的强项。“十三五”期间,广东进出口总额跨越7万亿元大关,2020年达7.1万亿元,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外贸格局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超过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由2015年的42.1%提升至2020年的51.2%。
“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广东要继续发挥外向型经济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在新的国际环境下,广东的对外开放要赋予新的内涵,核心就是建立在不断提升的竞争力基础上,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为世界提供更多的不可替代的产品和服务。”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改委原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说。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全面建设贸易强省,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包括数字贸易工程、离岸贸易工程、“粤贸全球”品牌工程、展会提升工程、重大平台工程、产业链招商工程、贸易龙头企业工程、国际消费中心工程、通关便利化改革工程、贸易金融创新工程。
其中,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广东增创外贸新优势的重要内容。《规划纲要》提出,创建国家数字贸易先行示范区,实施一批数字贸易先行先试举措,探索建设离岸数据中心。发展壮大贸易新业态,到2025年,力争贸易新业态实现规模倍增。
“广东更要依靠转型升级带来外贸增长,如此才是含金量高、可持续性强的发展。”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发展数字贸易,可促进贸易便利化、减少无效的中间环节,提高贸易对接效率。尤其是疫情下数字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降低了贸易成本,还将提升全球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增长,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取更大的全球贸易份额。
疫情下广交会三度上“云”便是典型的例子。“十四五”期间,广东还将推进广交会等高端化,提升国际影响力。
“作为国家重要的贸易促进平台,广交会直接链接生产与消费,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促进平台,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在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中具有独特地位。”在白明看来,广东作为广交会的“东道主”,更要在展会期间突出服务能力,为国内外企业的贸易便利化提供更多服务,提升打造战略支点的支撑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