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解读

   2016-08-19 解放日报
34
核心提示:  2014年5月,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上海市科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委办局正式启动《上海市科技创新“十
  2014年5月,根据全市统一部署,上海市科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委办局正式启动《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研究编制工作。规划经历了战略研究、规划编制和意见征询三个阶段,已于近日正式对外发布。

  规划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历史使命要求,研究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上海科技创新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规划内容总体分为七部分:一是把握新形势新使命;二是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总体部署;三是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四是夯实科技基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是打造发展新动能,形成高端产业策源;六是应对民生新需求,推进城市和谐发展;七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治理能力。核心内容可概括为“聚焦一个中心、围绕一条主线、贯彻三个坚持、提升五个力、实施四大战略任务、深化改革四大举措”。

  “十三五”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上海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日趋完善,创新生态持续优化,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成为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城市更加宜居宜业,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更加凸显,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具体将在“五个力”上取得重要进展:

  ——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力大幅增强。全球高端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资源配置高效,成为亚太地区获取全球性创新资源、赢得全球性发展机遇最便捷的城市之一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之一。

  ——科技成果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前沿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声望的领军人才和研发机构,一批科技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成为世界科技进展的重要标志。

  ——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稳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持续优化,掌握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明显增强。科技在城市安全、健康、高效、绿色运行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创新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创新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

  ——科技创新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的开放能级显著提升,技术市场活跃,服务功能完善,成为国内外科技成果发布和交易的重要平台、技术汇聚集成与输出的重要基地。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R&D)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达到4.0%左右,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0%左右,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75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0件左右,全市通过 《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年度申请量达到1300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新设立企业数占比达到20%左右,向国内外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占比达56%。

  培育良好创新生态

  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 朱学彦

  进入21世纪,全球创新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包括创新本身、创新者之间关系以及创新对外在环境的要求的变化。理解和应对这样的变化,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构想和举措。运行良好、充满活力、持续进化的创新生态系统,正在被广泛地接受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尤其是系统中人的整体素质、创新主体的多样性,以及能否提供满足未来创新需求的基础设施和运行机制等是其中的关键点。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对“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结构、功能的研究和探索热潮。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正在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的理念审视自身的创新状态,用符合创新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举措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

  创新内在规律以及创新生态培育的内在要求,使得一个国家或城市不仅关注科技创新等“硬任务”,更注重创新生态“软环境”,更加注重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塑造。《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改变了通常将创新政策、创新环境等作为保障性举措列入规划文本的做法,将“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作为四大战略任务之首列出,与其他三大“硬性战略任务”(“夯实科技基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发展新动能,形成高端产业策源”、“应对民生新需求,推进城市和谐发展”)平行推进,表面上看,这是文本体例的变化,背后的实质是政府对良好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创新生态系统追求的是多元主体的共生和协调发展。与自然生态相比,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类创新主体(如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好比自然生态的多元物种,不同创新主体相互链接和作用,形成了各种创新群落。同时,创新主体、创新群落都是在共生竞合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动态演化,并促进着创新生态系统整体演化。良好创新生态的重要表现是多元主体的共生发展。因而,规划以“引导多元主体共生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大幅降低创业成本,助推科技创业大量涌现,引导协同创新和合作共赢等,促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

  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动力是创新要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好比自然生态的食物和能量,需要流动,才能保持创新生态的活力。规划提出“构建创新要素集聚和活力迸发的良好环境”,旨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创新要素的供给,高效配置技术、人才、金融资本等创新要素,有效支撑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创新的“家园”。自然生态系统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同样,良好的创新生态需要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规划正是基于基础条件与文化的软硬两方面考虑,提出了“建设创新功能型平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协同水平”、“加强科学普及,弘扬创新文化”等任务,为创新生态提供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创新文化、符合创新规律的制度环境、良好的创新基础设施,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最具创意的“点子”,不断推出原创的领先产品和服务,成为具备全球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创新枢纽。这即是《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有关“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的愿景诉求所在。

  夯实科技基础

  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提出,到2020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比例达到10%左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表明了上海市政府在增强科技原创力方面的坚定决心。

  科学技术发展至今,尤其是在物质科学、工程科技等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之间的转化周期越来越短。例如,上世纪60年代,华人科学家高琨做了实验,证明光在二氧化硅波导管里传输几乎没有损耗; 如今,光纤通信已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应用。又如,1988年,法国和德国科学家发现了巨磁阻效应;9年后,全球首个基于巨磁阻效应的读出磁头问世,引发了硬盘的“大容量、小型化”革命,各类电子产品中的硬盘,基本上都应用了巨磁阻效应。LED灯也是一个典型案例,上世纪90年代,它在实验室问世,而今进入了千家万户。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周期越来越短,上海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我们需要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自己掌握的核心技术,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升产业能级,而不能单纯地依靠技术引进、集成。注重科技原创力,也和我国科技发展的规律密切相关。过去30年,我国在科技上以跟踪发达国家为主; 而今,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我国亟需从以跟跑为主,转为力求领跑。作为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理应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在科技原创性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比如,在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领域,上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需要大力推动大脑工作机理、重大脑疾病智能诊断、类脑智能算法及硬件等研究,促进上海成为国际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迎接即将到来的“智能革命”。在人类表型组领域,全面开展人体全生命周期系统精密测量,率先在国际上建立跨尺度、多维度、标准化的表型组检测体系,发起并主导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将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上海光源二期、转化医学、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长期观测网等大科学设施建设,探索多种类大科学设施群的集聚和运行机制,打造高度集聚、综合性、世界先进的大科学设施集群。

  科技界有言:“21世纪是光子学世纪。”未来,上海光源二期、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建成后,结合上海已有光子学设施,将组成光子科学大设施群。利用这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设施,我国科研人员可以研究强场物理、单光子技术、量子保密通信、自旋电子学、纳米光电子等前沿问题,也可以研发高端光子学器件等先进设备。取得成果后再进行产业化,就能培育出原创性高技术产业。

  “十三五”规划还提出:“探索实施科研组织新体制,研究设立全国性科学基金会,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新的体制机制设计非常重要,能使张江更好地集聚人才、涌现成果。上海光源在大科学设施运作的体制机制上已积累很多经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打造发展新动能

  形成高端产业策源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贺樑

  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贺荣明

  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教授 潘迎捷

  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要在科学研究中领跑,也要在产业发展上引领方向。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互融。科技与产业向“智能、泛在、互联、绿色、健康”方向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准确地把握了这一趋势,在“打造发展新动能,形成高端产业策源”重大任务中,提出了构筑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高地、支撑智慧服务发展、培育发展绿色产业、提升健康产业能级四个创新主题,力争相关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这也正是上海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路径的正确选择,这些任务的布局特点,充分体现了用抓“风口”、抓自主、抓绿色这三个关键词。

  抓“风口”——时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十三五”期间,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必将驱动产业迎来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在这些“风口”技术上进行战略布局,以期在未来5-10年成为先行者。规划提出的先进传感器及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机器人、高端医疗设备等,既体现了上海的优势所在,也适时切中现代产业和技术研发的“风口”热点,为上海在智能制造、健康产业等领域培育领袖型产业和企业提供了机遇。以健康产业为例,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将其称为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上海在健康产业上具有科技、人才、市场方面的比较优势,拥有较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完善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也有较发达的城市信息化服务体系。规划抓住健康产业的技术“风口”,重点从高端医疗设备、创新药物、移动医疗三方面推动健康服务发展,将为市民足不出“沪(户)”,享受到具有“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快检测、快诊断、快康复”等特色的健康监测与服务提供保障,加快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生物医药研发制造中心和国际临床医疗服务中心。

  抓自主——自主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保障。不能自主掌握重大装备与部件、核心控制系统及芯片等领域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产业发展就会受制于人,更谈不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规划从服务国家战略出发,从上海自身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出发,在深远海洋装备与测试设备、大飞机及核心子系统、导航与遥感、网络安全、下一代智能移动终端、高端核心芯片等重大装备和核心系统的自主研发上提出了任务布局,这正是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使命所在。以智慧服务为例,支撑智慧服务的关键软硬件技术如果都不能自主掌握,安全可靠的智慧服务就无从谈起。为此,规划提出以建立自主核心技术及产品为支撑的“云、网、端”智慧服务,助推智慧城市建设跨入“万物互联”的新阶段,为市民能便捷享受到高质量的定制服务提供支撑。

  抓绿色——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围绕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城市生产生活需求,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从城市发展所涉及的绿色产业典型领域出发,规划提出相应的科技创新任务布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在新能源领域,针对未来能源体系需求,规划提出发展智能电网、新一代核能等任务,推进城市能源的多元互补和高效清洁利用; 在交通领域,针对未来交通工具发展趋势,规划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等任务,推进城市交通的低排放; 在农业领域,针对上海农业耕地少,城市生活要求高的现状,提出发展以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农业,加快农业向生态、高效、健康、智慧等多功能、多模式方向发展,这恰恰是上海都市农业发展的出路所在。

  应对民生新需求

  推进城市和谐发展

  同济大学教授 李光明

  同济大学教授 韩新

  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江燕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罗永浩

  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教授 潘迎捷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书记 傅大煦

  同济大学教授 孙立军

  科技发展的一大宗旨,是让老百姓在民生福祉上有更多的获得感。近年来,上海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的面临诸多挑战,如:超大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人口聚集程度远高于其它大多数国际大都市,且已进入人口的深度老龄化,至2015年末,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已超过30%; 交通需求快速增加,居民出行总量达到7000万人次/日; 产业密度、土地开发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均居我国城市前列。因此,上海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在保障城市安全的基础上,让老百姓感受到“医、食、住、行”的安心、便捷、可靠。

  城市安全运行是根本。“十二五”以来,上海城市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全市已有14条地铁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里程548公里,日均客流逾1000万; 高层建筑数量增加到3.1万余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近600幢; 拥有1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国家会展中心等超大型综合体建筑建成并投入使用,更多的越江隧道通车运行。这些建设发展都对城市安全运行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新需求,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任务。首先,针对大型城市综合体和人群密集重点区域,要实现常态化安全风险防范关键技术突破,通过构建城市突发事件自动预警与全过程管控体系,提升多重安全风险的精细化预警和应急响应功能。其次,基于防灾物联网,突破地下空间主要灾害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技术,构建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抗灾技术体系。再者,推进城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健康监测和评估技术研发,融合大数据、物联网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推进智能安全疏散引导等技术突破。

  宜居宜业是百姓生活的愿景,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实现宜居环境目标,对拥有24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而言,科技支撑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从宜居环境目标上看,虽然上海市的环境质量在逐年稳步提升,但是当前大气、土壤和水资源等各种污染以及室内各种建材散发的污染仍然颇为严重,需要研究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来改善室内外居住环境。另一方面,从能源资源约束条件看,要实现高密度居住人口的宜居宜业目标,无论是建筑宜居、交通便捷出行、能源供给,还是饮用水安全保障,都离不开技术支撑。“十三五”期间,上海将通过科技创新和系统集成,着力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绿色宜居生态社区建设提供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营造生态、低碳的城市功能空间,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和谐发展,使城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如针对绿色建筑和生态社区建设,着力建立面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模型和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提高建筑工程建设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居住环境品质,同时,研究和实施历史保护建筑、老旧小区等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和有机更新技术,显著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

  食品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健康安心生活的基础。在食品安全方面,规划以确保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为目标,以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和安全追溯技术为切入点,部署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内容,旨在实现食品安全的无缝连接,使餐桌上的食品有标准、发现问题可追溯、安全风险能评价。同时,根据食品营养需求,研究个性化的功能性食品,为市民既饱口福又能营养健康提供技术支撑。在健康保障方面,规划提出发展精准医学与个性化医疗,旨在实现疾病预警、治疗、评估、康复等各环节的个性化精准服务,为患者在分子层面上找到最适合的药物或治疗手段。同时,针对健康老年化的需求,建立适用于超大城市的老龄人口健康监测及疾病预防、诊治技术体系,形成老龄化疾病的诊疗及救治规范,提高老龄化疾病控制率,提升老龄人口的身心健康水平。

  高效便捷出行是城市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和重要标志。目前,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趋于饱和,新建道路设施的代价越来越大,发展智能交通,是整个城市交通系统达到负荷临界点时的必然选择。为实现高效便捷出行,大数据驱动与车联网技术已成为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共识,规划围绕长三角城市群及上海超大城市绿色交通、智慧交通的发展需求,在基于“互联网+”的交通信息、智慧服务和交通设施智能化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任务,将会有效保障交通服务的可预见性、主动性、及时性、协同性,推进接驳换乘无缝化、资讯分享实时化,提升上海道路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出行者在路网中不必要的延误,使居民出行更安全、更环保、更便捷、更精准、更舒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提升创新治理能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朱春奎

  国际经验表明,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中,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尤其是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我们借鉴国际社会政府2.0与开放式政府建设的成功经验,建设以透明、参与、协作为特征的开放式电子化服务型政府。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 从强化创新治理理念、完善统筹协调和咨询机制、推进透明政府建设三方面,提出建立政府、市场、社会各司其职、多元共治的创新治理模式,建立健全全市各层面科技创新宏观决策的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完善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应用等重要改革举措,其本质和目标是要建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政务公开为基础、以公众需求为中心、以服务公众为使命、以政民互动为前提、以平台整合为目标的政府创新管理模式。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创新资源配置从以国家创新体系为基础向全球创新网络的范式转变,创新政策从以往供给为主的政策逐步向供给和需求相匹配的需求为主的政策体系转变。为此, 《规划》 强调要加强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公共采购、商业化前采购和消费激励等需求侧政策的探索与应用,强化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等环节创新政策的衔接配套,推进科技、产业、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等各类政策的综合运用。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不断强化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角色。加强整体性财政预算体系建设是提升创新治理能力的必然选择。整体性预算与传统预算不同,它强调以最终的公共服务目标为核心,加强信息与资源共享,通过整合中央和地方、政府与私人企业以及众多第三部门的力量与利益来拟定政府预算和计划。为此,《规划》 明确提出要依托财政科技投入联动与统筹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的创新投入与协同;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形成风险收益共担机制; 探索风险补偿、后补助、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税收激励等多样化的创新支持方式,形成由市场选择产业技术路线、研发资金配置方向和研发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加快形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良好局面。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是体制机制改革。 《规划》 不仅在宏观层次提出了建立适应科技创新规律的行政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法规制度体系等方面的行动方略,在中观层次强调要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健全促进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 在微观层次上也更加强调完善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机制,发挥第三方专业机构在科研项目管理与评价中的作用; 在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方面,重点突出建立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支持构建“价值观引领、章程式管理、机构式资助、第三方评估”的新型科研院所,探索建立面向国家战略和本市重大发展需求的科研院所联盟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