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以来,周口市科技工作认真贯彻执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周”战略,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大胆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的新型科技体制,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推动全市经济发展逐步走上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有了显著提高,为实现周口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2000年以来,周口市共争取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26项,争取科技经费3760多万元,受理科技成果申报项目869项,向省级推荐登记68项,其中居国内领先的9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6项,有367项获得市级科技成果奖,获奖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率达100%。全市被国家专利局专利公开、授权项目232项,专利实施率平均达20.6%。全市科技部门建成科技人才培训基地23个,举办各级各类科技人才培训班800多期,为企业、农村和乡镇企业培训技术骨干、管理人才、乡土人才、农村科技示范户35万多人次。至2004年底,项城市、鹿邑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市有扶沟县汴岗乡、商水县黄寨乡等11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科技示范乡镇,省级示范乡镇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部分重点企业成立了技术创新开发机构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近五年来,周口市有3家企业申请成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企业技术中心和9家产学研基地,有5家企业被省认定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其中邦杰集团、周口山都丽化工公司2家企业被认定为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企业。
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促进了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周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重点,按照“突出重点领域,支持重点项目,尽快形成产业”的思想,本着“有限目标、选准方向、突出重点、滚动发展”的原则,在新材料、化工、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周口市有比较优势领域,逐步培育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出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止目前,周口市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24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21家,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82种。累计实施国家火炬计划16项,省级火炬计划25项;争取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贷款贴息项目14项,累计贴息专项资金总额2020万元,市级产业化重点项目累计投入专项项目资金295万元,两项资金合计2315万元。五年来年周口市高新技术贷款贴息重点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7.5亿元、税收1.48亿元、净利润3.2亿元。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小型企业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力军,目前,全市有439家民营科技科技企业,涉及电子、机械、化工、能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从业人员达万以上,年技工贸收入26亿元。资产在百万元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32家,研究开发课题85项,列入国家、省级36项,大多数已转化现实生产力,有16项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许多项目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近五年来,周口市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三级农业科技攻关项目145项,80%以上的攻关项目按计划进展顺利,培育出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等10多个,组装配套了近百项先进实用技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步伐,目前全市共建设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园区300多个,占地5.2万亩,辐射面积5万多亩,带动农户近10万户。复种指数由170%提高到250%,立体种植亩效益在1000元以上,温棚蔬菜亩效益一般在3000元以上,温棚果树亩效益在5000元以上。先后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58个、水产新品种33个、畜禽新品种45个、林果新品种67个,有力地带动了周口市农业种、养品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主要农经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生物菌剂EM液的推广,推动了周口市养殖也的发展。科技示范乡(镇)、村、户带动作用明显,周口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示范乡镇建设工作以来,通过政策引导、经费支持、项目实施、技术培训等,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示范工作的开展,47个市级科技示范乡(镇)的国民生产总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这些乡镇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已农业产业化为方向,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的次持续快速发展。
四、科技在社会活动中广泛采用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周口市组织实施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63多项,项目涉及环保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资源综合利用、创新药物研制、医疗新技术与新制剂临床、生态农业、节能建筑材料等领域,大部分已取得了阶段性科技成果。认真开展科技下乡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每年在全市开展了科技下乡、科技进社区、科技大集等活动,组织开展了五届“科技活动周”、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等,下发科技宣传材料50万份、赠送科技书籍700余册、回答农民技术咨询150万人次。通过这些措施,使全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弘扬了科学精神、普及了科技知识、传播了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及“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有效地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科技素质。
五、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扩展 科技交流进一步加强
开展科技对外合作和交流,积极实施借脑工程,加强同中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动企业引进和开发高新技术。几年来,多次组团参加北京“科博会”、上海“农博会”、深圳“高交会”、郑州“先进适用技术交易会”等国家、省各种形式的科技成果交流交易会,参展项目300多项,签订各类协议和技术合作项目206项,成交额11.57亿元。组织有关人员赴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学习、考察;申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人才,引进、外聘国内外专家103人,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近年来,先后与荷兰、以色列、意大利等16个国家开展了“乡镇制革企业环境技术合作项目”、“名优特新蔬菜新品种引进”、“牛胚胎移植及其产业化开发”等28个项目,涉及环保、园艺、蔬菜、畜牧等12个领域,争取国家扶持经费280万元,国外无偿援助资金4396万元。同时为了加强科技人员特别是高层次技术人员的引进,政府出台了引进科技人员、对科技人员进行重奖的文件。在2004年9月的市科技大会上,重奖了郑天存、张鹏2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每人奖金20万元,为周口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
六、中药产业化稳步推进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2003年11月1日,市政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后,周口市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户自主、科技扶持”等项措施,多策并举,稳步推进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针对中药材生产特点,周口市从中国医学科学院等科研单位聘请专家和科技人员来周口市进行中药材生产技术指导,先后举办讲座120多期,培训群众2万多人。还组织部分药农外出到安微毫州等地参观学习,使干部群众解放了思想,开阔了眼界。近两年来,全市新发展中药材6.5万亩,其中4800亩按GAP标准进行规范化种植。同时,由周口市本草药业有限公司承担的“桔梗规范化种植基地”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另外,周口市还积极探索院(所)地合作的运行模式,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聘请了被江泽民同志誉为当代李时珍的肖培根院士等3位同志为周口市科技顾问,北京药植所陈士林所长等5位专家为周口市荣誉市民,努力借助外脑促进周口市科技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