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鹤壁市“十五”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2006-02-08 鹤壁市科技局
106
核心提示:“十五”以来,鹤壁市的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

  “十五”以来,鹤壁市的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加强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化”的方针,积极实施科教兴鹤战略,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㈠实施科教兴鹤的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几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先后出台了《中共鹤壁市委、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实现科技产业化的意见》、《鹤壁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鹤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通知》等一系列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有关政策文件,为实施科技兴鹤战略提供了政策支持。2002年市政府设立了突出贡献奖,先后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浚县农科所所长程相文、鹤煤集团总工程师马耕进行了重奖,在全市科技界引起了强力的反响。2005年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印发了《关于对市直机关和县区党政领导实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及考核的意见》,将科技进步纳入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党政一把手的目标管理,实行领导责任制,年终进行考核。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初步形成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提高。2004年,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4.05%,比2000年提高24.26个百分点。
    ㈡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得到较快发展。 坚持“工业富市”的指导思想,按照“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投入,形成产业”的原则,围绕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以火炬计划为引导,以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重点,积极推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2001年以来,市无线电四厂的“综合电子信息指挥车”、“HX2000移动集群指挥信息系统”、天海电器(集团)公司“轿车系列插接器”、淇县永达公司“八万吨小麦日粮型酶化饲料”、浚县立世集团“年产5万吨生物高活性蛋白质系列产品项目”等项目先后列入“十五”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已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品65 种。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6.1亿元,增加值9.57亿元,销售收入23.2亿元,实现利税2.32亿元,出口创汇1.01亿美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通过大力推进CAD、CAM、CAPP、ERP、CIMS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在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工食品等行业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开发速度,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有了明显增强。市无线电四厂、永达食业公司、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鹤壁环燕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天海电器(集团)公司等五家企业被省确定为“十五”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㈢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成效显著。“十五”以来,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270目项,其中国家级 10项,省级158项,项目实施率达到了98%,完成率达到了90%。争取科技经费2658万元,重点支持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工农业科技进步。先后承担了2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这在全市还是首次。国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区”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示范与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六大类48个有关食品安全、小麦和猪安全监管的规范性文件、规章、制度或实施方案等。探索了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推动型食品安全产业组织保障模式。形成的“技术支撑、政府推动、企业自律、意识提升”综合示范模式具有明显特色。研究建立了1套小麦、生猪及其产品安全标准体系,制定备案5项饲料企业标准,4项加工企业标准,示范企业制定种猪标准52个、饲料标准165个。培养了一批食品安全专业技术队伍,取得研究成果2项,发表论文7篇。形成了一套从种植、贮藏、加工、流通全过程的安全小麦生产技术体系和一套从引种、饲养、屠宰加工、流通、销售全过程的安全猪肉生产技术体系。建立了以小麦、猪肉为主的包括食品安全基础数据、标准、技术、政策、评价(食品安全指数)、预警等内容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国家粮食科技丰产工程2004年实施以来,项目进展顺利,2005年小麦超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了655.9公斤,玉米亩产创下了黄淮海流域夏玉米新纪录,达到了1006.85公斤。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将探索一条适合我市小麦和玉米高产、高效的新路子,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全国粮食安全提供经验。
  ㈣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十五”以来,共有172项科技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得省部级奖励17项。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的“大倾角轻型支架综采放顶煤技术研究”和浚县农科所承担的“浚单18玉米杂交种的示范与推广”项目同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鹤壁市建市以来荣获的两个一等奖奖项。浚县农科所承担“浚单18玉米杂交种的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开发应用”、“浚单20玉米杂交种的试验与示范”项目,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市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 %。
   知识产权得到了进一步保护,专利申请稳步上升。2001年以来,全市共申请专利495件,获授权295项,分别比“九五”增长176.5%和179.9%。 围绕全市优势领域,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作用突出的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市天元纸业有限公司、田山电器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省专利试点企业。专利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假冒侵权专利得到了有效的查处,“十五”以来共查处专利侵权和纠纷案件7起,有效地净化了专利环境。市东方红商场被省授予“无假冒专利商场”。专利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浚县农科所选育的“浚单20”玉米新品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与北京德农种业、合肥丰乐种业、山西屯玉种业三家上市公司和河南省太行种业签订了联合开发协议,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进一步增强了该所的科研开发和竞争能力。
   ㈤农业科技示范创建工作稳步发展。积极开展科技示范创建工作,重点抓了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新成果引进、示范、推广、应用。通过几年的创建活动,使我市的科技示范创建工作走向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科技示范形成的样板已成为科技流向农村,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中转站和辐射源,形成了一批区域性支柱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全市现有省级科技示范乡镇2个;市级科技示范乡镇5个;市级科技示范基地20个。在2003年国家科技部对市本级和两县三区2001―2002年度科技进步工作考核中,各项总指标均达到要求,全部顺利通过,全省仅有7个地市,淇县被评为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05年两县三区又顺利通过2003―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考核。
   ㈥星火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按照“以先进适用技术和科学管理知识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和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为目标”的要求,积极开展星火人才培训体系建设。目前,全市有国家级星火培训学校1个,市星火人才培训基地5个,25个乡镇建立了星火课堂,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县、乡三级星火培训体系。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被国家科技部等四部委首批认定为国家科技培训星火学校、河南永达公司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科技型星火龙头企业、河南大用实业有限公司技术创新中心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星火培训计划“河南省百万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落户我市。“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培训各类星火人才123000人次,其中技术类82000人次,管理类31000人次,师资类10000人次,培养各类农村科技带头人4000多人,他们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㈦科技招商取得明显成效。围绕经济结构和“三大基地”建设,加大了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领导力度,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工作奖惩机制,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目前已有鹤壁达威无线微波通信设备生产、鹤壁正道秸秆综合利用开发、河南众益广联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开发、鹤壁仙达制药戒烟贴和清华科技园沃德轻型暖气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落户我市。2004年度市科技局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㈧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鼓励、扶持、引导和保障”的方针,积极引导科技人员创办、领办民营科技企业。2001年以来共资格审查民营科技企业33家。目前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运转情况良好的有51家。200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7亿元,净利润6110万元,出口创汇1910万美元。市田山公司等13家企业被命名为“河南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鹤壁天元、鹤壁柳江和淇县大用3家企业先后进入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50强。
   ㈨科技法规得到广泛宣传,科学普及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近几年来,加大了科技法规的宣传力度,以科技下乡、知识讲座、通过新闻媒体等形式重点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河南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条例》 、《河南省专利保护条例》等科技法规,为科技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科技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以农村为重点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和“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2001年以来,全市每年组织大型科技下乡30余 次,累计为农民群众发放技术资料 近100万份,帮助解决技术难题2200多个,接受农民咨询26万人次。特别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组织小分队深入县区和社区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体的科技宣传活动,展出各种科普挂图30多块,发放《依靠科学防治非典型肺炎知识问答》、宣传手册2万余份,详细介绍了与非典相关的预防方法、传染途径、防治手段等多方面的知识,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坚持搞好每年五月的“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市科技宣传月”活动,积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成功的承办了河南省2004年科技活动周的启动仪式,场面隆重、热烈、精彩,突出了“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这个主题,受到了贾连朝副省长等有关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浚县大赉店镇被省科技厅与财政厅命名省科普示范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