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2006年济源市科技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科技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突出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发展高新产业,推动科技富民,扩大科技合作,加强专利战略,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一)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做好2006年度省、市两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跟踪,确保实施率达100%,完成率达85%以上。
(二)完成2007年度市级科技计划征集80项,评审后立项60项,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个,争取省级“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2个以上。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取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2项,组织实施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全年完成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6个。
(四)强力推进科技富民工程。全年引进农业新技术或新品种40项(个),组织实施山岭区蔬菜制种示范与推广、国家粮食科技丰产工程济源辐射区项目、大中型沼气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等3个重点项目。
(五)组织科技下乡,搞好星火人才培训。全年各类培训人数累计达到6万人次,其中牵头组织百人以上的专业培训达4次。
(六)做好全市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全年完成10项成果鉴定,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工程,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90件。
(七)完善防震设施建设,完成综合数字地震台站建设。
三、工作重点
(一)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政策引导。针对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装备与生产工艺落后的问题,研究制定支持科技创新办法,以创新项目配套、创新平台建设补助和重大创新奖励三种形式,鼓励支持技术创新。二是构建平台。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及技术开发中心。新建产学研联合体5家以上,努力争取省定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组建省级工程中心和省级技术中心。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引进培育,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建设为载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6个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2.5%。四是继续把制造业信息化作为传统产业改造的着力点,加强信息化示范、培训,巩固扩大我市制造业信息化成果。五是引导企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筛选引进、开发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水平。
(二)实施科技富民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围绕产业抓培训。完善农民科技培训的基础条件,积极探索与职业技术学院、一职高联合举办短期专业培训班,重点培训农村科技带头人,全年星火人才培训达到6万人次。二是深入推进省级科普示范点和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市级示范基地,带动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是实施农作物良种工程,重点选育引进蔬菜、林果、花卉、经济特产作物新品种,全年引进农业新技术或新品种40项(个),组织实施山岭区蔬菜制种示范与推广、国家粮食科技丰产工程济源辐射区项目、大中型沼气处理及综合利用工程等3个重点项目。四是实施优质高效畜牧业工程。重点引进、选育和推广畜禽新品种和地方良种,引进和推广配套饲养技术和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应用新型饲料、饲料添加剂以及先进的生产设施,实现畜牧业的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五是继续实施生态家园工程,以沼气建设为核心,以农户庭院为依托,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生态农业及设施农业技术,配套进行改厕、改圈、改厨,推动农户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
(三)扩大科技对外开放,拓宽合作与交流空间。 一是通过进一步加强横向科技交流与合作,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巩固与中南大学、省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技合作关系,寻求新的科技合作项目,争取引进2-3个科技项目落地我市,解决企业生产难题2个以上。二是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组织参加北京科博会、深圳高交会、杨凌农高会,以及河南省青年创新软件设计大赛,拓宽企业发展空间。三是探索网上技术市场交流新领域,重点抓好资源与技术的对接。
(四)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一是突出重点。抓好对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的重大科技计划,探索采用科技专项的办法支持重大项目,增强科技对经济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二是认真抓好列入2006年度省、市两级科技计划基础上的跟踪落实,确保科技计划落到实处,产出成果。三是加大新项目的推荐和争取力度,围绕科技计划一年四季不断线的特点,引导帮助企业跑项目,积极争取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农业成果转化等科技专项,为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多做贡献。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支持发明创造。 一是建立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互动协作机制建设。二是深入开展专利法宣传普及,通过举办专家报告会、专题培训等形式,着力提升各级领导、企事业知识产权工作者、社会公众三个层面的知识产权意识。三是帮助省定重点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专利查询数据库网络平台。
(六)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完善制订 “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二是深入开展经常性科普宣传活动。三是认真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举办各种科技专题讲座,科技报告会等,加大电视媒体、网站等对科技工作的宣传力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