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濮阳市把涵养人才资源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濮阳的首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8支科技队伍,全面推动创新工作开展。
一、加强激励、注重实践,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研发队伍
科技人员是创新队伍的核心,为提高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濮阳市大幅度提高了市级科技进步奖的奖金数额,一等奖奖金由1万元提高到3万元,并从2006年起,设立了濮阳市科技学技术特别贡献奖,激发了全市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组织开展项目研究、产品开发等实践活动,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度围绕各生产领域的难点、热点和关键点,全市确定科技计划项目120项,并设立了科技人才创新基金,认定首批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3项,吸引全市1100余名科技骨干瞄准行业科技制高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解决现实生产中的技术瓶颈。至目前已取得省级科技成果5项,开发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2种。濮阳龙丰纸业有限公司“杨木枝桠材P-RC APMP制浆工艺技术研究”项目,利用100%枝桠材商品木片为原料生产优质漂白化机浆,吨浆节约成本915元,年可节约原料成本9882万元;年节约电费500余万元。专家们认为该项目技术“对国内造纸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二、拓宽思维、开阔视野,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是创新的灵魂。为提高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一是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认定工作,培育中油特车等3家市级创新型企业,通过举办企业创新座谈会、现场会,用身边的例子增强企业家对自主创新的理解和认识。二是明文规定一般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必须达到l%以上,重点企业必须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达到5%以上。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强创新工作,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三是设立了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完善研发机构。2007年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濮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承担的河南省高温陶瓷工程技术中心通过了验收,成为我省优势产业的权威研究机构。刘百宽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带领企业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国内高档耐材行业的领军人物。
三、扩大交流、加强引进,建设一支强大的创新支撑队伍
一是成立了全市科技合作领导小组,完善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二是与河南省科学院签订了“市院合作”框架协议,并开展了9个具体项目的合作。三是邀请河南省工业大学,举办了濮阳市粮油加工、食品行业先进适用技术推介会,达成合作协议36项。四是在引进技术和项目的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工作,2007年在濮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设立了我市高
四、规范服务、完善功能,建设一支市场化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
按照“社会化、网络化、市场化 ”的原则,对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行了规范和完善。一是在各县区、重点行业组建了区域性、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引导他们通过管理认证规范服务、完善功能。二是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委托中介机构、行业协会承担科技项目评审、成果登记等事务性工作,提高行政效率和透明度。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连续多年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被评为省级优秀生产力促进中心。三是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常设技术市场的管理,2006年全市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9000万元。
五、深入基层、注重实效,建设一支常下乡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
一是以第七届“全国科技活动周”为重点,组织45支科技下乡服务队,出动科技宣传车100多台次,在五县二区100多个服务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10期,培训人员1万多人次;开展现场咨询和企业技术指导38场,发放各种资料和科技书籍50万份。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市党员远程教育办公室签订正式协议,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把适用科技信息直接输送到各村接收点。科技信息“户户通”、“村村通”工程进一步完善了网络建设,增设了 “濮阳远程科技培训” 视频点播等功能、组织信息辐射中心对周边群众开展培训30余次,为我市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提供了技术保障。我市范县王楼乡苏庄村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
六、注重引导、加强宣传,培育一支有活力的科技创新后备队伍
围绕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组织开展了濮阳市首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推动科技人才后备队伍建设。共有55件作品进入复审,其中实用类33件,发明创造类13件,艺术类10件。评出获奖项目25个、优秀组织单位3个、优秀指导教师6名。实用类作品涉及建筑、节能、工商管理、旅游、营销等方面,发明创造类作品涉及日常生活用品、农用机械、食品等的制作,艺术类作品涉及服装、工艺品的制作及绘画等,体现了我市大学生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七、依法治理、加强保护,建设一支知识产权保护队伍
一是举办濮阳市知识产权书画展,开展了“知识产权文化年”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了全市人民的专利意识。二是开展了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确定濮耐、信宇、中油特车、东昊等4家企业为濮阳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濮阳县为濮阳市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区域。三是设立了濮阳市专利资助资金,发放首批资金13万元,资助专利182项。四是成立了“濮阳市智诚知识产权事务中心”,在部分县区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开展了争创“无假冒专利商品商场”活动和专利行政执法检查,妥善处理了我市首次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为自主创新营造了一个竞争有序的社会环境。2007年元-8月份,我市申请专利296件,居全省第7位,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1件,居全省第5位,获专利授权176件,居全省第8位。
八、加强管理、转变观念,建设一支高效能的科技管理队伍
一是为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濮阳市委组织部、濮阳市人事局、濮阳市科技局联合开展了科技副乡(镇)长选派工作,首批选派科技副乡(镇)长20名,进一步完善充实了基层科技管理体系。二是按照“体现政府目标,促进自主创新;加强统筹协调,明确权责划分;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的基本原则,对原有科技计划体系进行了重大调整,新的科技计划体系由: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应用研究开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科技人才开发计划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等六大类计划组成。三是以建立“权责明确、统筹协调、监督制约、运行高效”的计划管理体制为目标,规范了科技项目立项程序,推进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公开、规范和高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