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宛城区走出科技服务现代农业新路子

   2008-07-14 南阳市科技局
33
核心提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创新科技服务体系作为基层科技工作的基础性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创新科技服务体系作为基层科技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是推动科技工作重心下移,解决技术推广棚架问题,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宛城区不断探索新时期科技服务工作规律,围绕三化三结合,逐步建立了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三化即产业化、专业化、网络化。三结合即: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科技人员服务与自身乡土人才服务相结合,科技服务与其他配套服务相结合。

     1、壮大科技特派员和产业技术协会队伍,服务农业产业化

     在当前农村科技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大力培养和利用科技特派员和产业技术协会,确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法律地位、规范农业协会服务功能,严格按照相关政策予以引导发展。壮大已有主要农产品专业技术经济协会,并把科技特派员同支部+协会+党群信用联合体的双加模式有机结合起来,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是解决各地产业技术协会质量不高、科技服务推而不广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政府推动、利益驱动、自觉自愿、双向选择的办法,引导科技特派员和产业技术协会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创办实体、基地示范、订单服务、技术支撑,实行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利益共享,充分地发挥科技推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群众的需求,手把手把技术传授给农民,把信息提供给农民,把贴心的服务送给农民。

       2、抓好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系统

     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网络,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服务活动。选拔一批高素质农业科技专业人才,采用异地学习、充电、学历教育等形式,培养专业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综合素质。制定切实可行优惠政策,选拔一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升、优化科技干部队伍结构,不断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整体素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加大农业科技宣传力度,使农业科技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农业科普及创新意识,推行网络、电信、电视三位一体的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全区有50多个村建立了远程教育教室或科技活动室,配置了图书、电视机、科教光盘等设备,20多个村还配备了电脑和网络,进行网络上技术信息查询和农产品销售。一是充分发挥各村远程教育教室的功能,共开展种养技术、科学生活、生产经营等各类培训活动,普及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二是通过移动和电信公司,利用手机短信和固定电话进行简便快捷的服务,构建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交互平台和农业科技value="110" unitname="”">110”服务平台。三是从科技经费中拿出专项资金,购买科技杂志和图书,并免费赠送,用来支持农村科技活动室建设。通过完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科技服务的效率,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带业的实惠。

     3、加强科技政策、技术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宛城区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科技之窗》电视栏目,组织了科技活动周、全区集中下乡和分散下乡活动,先后在城区主要街道、茶庵乡、高庙乡、红泥湾镇、黄台岗镇大夫庄等地开展了丰富多采的科技宣传和培训活动。一是组织学习观摩和经验交流会,聘请省农科院、郑州牧专、省农技推广总站、市农科所、南阳农校等单位专家,开展科技咨询、培训、讲座。各乡镇群众都踊跃参加。二是在《科技之窗》栏目中播出节目,根据农民对技术的需求,组织各类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致富典型,及时向农村传播。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地宣传了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传播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普及了技术知识,营造了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致富的浓厚氛围。 

    4、搭建农村科技服务平台 

     进一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加强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的熟化与属地化。着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探索科技引导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立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地区或特色,集中引进一批农业高新技术项目,提升自主培育水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转移和扩散,推进宛城特色星火产业带、农业科技园区等的发展,培育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业的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产业集群,建立健全农村科技示范扩散体系,带动周边农业经济结合调整,通过科技项目示范,营造基层科技进步良好环境,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农业科技工作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