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共漯河市委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 促进产业发展的意见

   2009-06-23 漯河市科技局
37
核心提示:为大力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

为大力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意见》(豫发〔200828号)精神,结合漯河实际,现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漯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市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优势日益突出,综合实力明显加强。同时,我市经济也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产业发展层次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随着世界性资源和环境矛盾不断加剧,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发展经济的模式已难以为继。我市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两个率先,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发展转入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2.加快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劳动力、资本和能源资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逐步递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我市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还不够。为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把促进产业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核心和提高综合实力关键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加快科技创新对推动漯河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全力推进。

二、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科教兴漯和人才强市战略,以促进产业发展为中心,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4.总体目标:通过努力,使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解决一批我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壮大一批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新兴战略支撑产业。到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在全省的位次有明显递进。

5.基本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应用开发研究为重点,以集中科技资源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抓手,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开发合作为有效途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注意突出战略重点和兼顾全面发展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和政府推动相结合,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引进消化相结合,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和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作用相结合。政策措施既要遵循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实事求是,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明确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6.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支持我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环保节能、先进制造及其产业的发展。生物医药领域重点发展畜禽骨血、大豆肽、利福霉素菌种优化、生物技术提取畜禽超微骨粉、索维恩生物蛋白、乳制品氨基酸、精细饲料及其产业;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电子元器件、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技术与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及其产业;新型材料领域重点发展各向异性超强磁性材料、沙石浆料加剂、优质高效耐火材料、冶金粉末、超硬材料及其产业;环保节能领域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型边界润滑油、污水处理剂、超微型高效能启动器、沼气发电、卫生洁具及其产业;先进制造领域重点发展合金化管冷却壁、全自动磨粉机、亨利液压、电动车开发及其产业。积极推动我市经济开发区实施二次创业,支持经济开发区实施一区多园,把经济开发区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产学研结合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7.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等传统农业,以良种培育、引进和产业化开发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粮食生产,为实现粮食的高产、增产目标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加强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创新与植物新品种培育、畜禽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及推广应用。集中支持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8.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促进现代物流、旅游、文化、会展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传统优势产业为依托,建设功能齐全的漯河陆路口岸,建成中原地区富有特色的物流中心。巩固和提升我市国家级农业信息化试点城市的水平,同时加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现代物流、在线金融、信息系统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

9.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针对我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结合为基本方法,突出战略重点,集成科技资源,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大幅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同时,选择食品、生物医药、造纸、盐化工等重点领域,集中实施科技创新和攻关,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形成和壮大一批新兴战略支撑产业,以科技发展的局部跃升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10.加快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以战略支撑产业和骨干企业为重点,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试验室及其他研发机构),为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提供平台。通过35年的努力,达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支撑产业的骨干企业全部建立研发中心的目标。同时,鼓励中小型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建设研发中心。

11.培育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并依此为核心打造一批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组织、科技、人事、财政等部门要共同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12.加强科技对外合作。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以项目为依托,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入股、联合开发、共建科技实体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稳定合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各种形式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的

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活动,加快高新技术在企业的推广应用。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合作培养,选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进行定向培养。

13.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和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以知识产权为支撑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促进集成创新。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个人开展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对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的技术和产品,给予优先支持。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

五、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推进科技创新的根本途径

14.推进科技体制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市政府成立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加大协调力度,定期研究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同经济工作目标同下达,同考核。各县区也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置相应的科技机构,认真落实各项责任,尽快在全市上下形成重视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

15.建立推动科技创新的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上下联动机制,通过市厅和市部会商渠道,在我市为省和国家培育、优选一批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同时,积极引导各县区围绕产业科技创新培育、凝练各类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系统工作效能,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完善重大项目配合联动机制,在资金、技术、土地、环境容量等重要资源配置上加强协调。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联动机制,形成资本市场、风险投资、技术创新的联动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16.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协助机制。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各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领域,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要更加积极主动研究能够支撑产业、支持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项目。政府科技资金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开展的研发平台建设、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有较明确应用前景的原始创新。积极支持我市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参与国家技术创新联盟试点建设。

17.建立健全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根本目的和重要评价指标。政府科技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要把转化应用前景作为重要依据;政府科技奖励要把成果转化应用效果作为重要标准。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工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技术转让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的,可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70%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发明创造人。加强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建设,完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技术市场体系和信息、咨询、策划等服务平台,为成果快速转化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8.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政府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尽快改变科技投入比例偏低的状况,要把财政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投入的增幅。2010年财政对科技投入力争达到市本级预算支出的1.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河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要求,设立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科技建设专项资金、科学技术开发基金、科学技术奖励专项资金,以保证重大科技项目、重大科技工程、重点科技开发、重点科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实施。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财政支持监督方略,逐步建立科技资金投入的跟踪问效支持机制,对市以上科技项目的投入进行年度考核和跟踪问效,违反资金用项的项目单位给予下年不再予以支持或收回资金的处罚;建立科技投入资金的有效放大支持机制,采取事业费由无偿变贴息的办法,用有限的科技经费撬动银行资金,放大对重点科技企业资金支持的数额;建立科技创新和全民创业的激励机制。对为漯河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和当年新的发明专利、省市认定的科技创新优秀企业、荣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先进个人给予奖励。

19.创新和完善企业融资机制。发挥创业引导资金的作用,以参股、融资担保、跟进投资或其他方式,支持创业投资企业的发展,引导其把投资重点投向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积极筛选基本具备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辅导培育,搭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份全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可按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度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积极推动科技保险创新发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让的保险保障机制。完善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凡经批准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其所从事的担保业务收入,可按规定免征营业税。

20.实施政府采购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办法、首购和订购办法。对我市纳入国家批准的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的自主创新产品优先首购、订购。在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中,应将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条件。不按要求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财政部门不予支付资金。

21.强化企业和社会科技投入机制。切实落实税收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税务、科技和财政部门要尽快制定实施办法,认定企业的研发活动和研发投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认定(复审)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复审)当年起可申请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加强政府引导,把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企业申请政府科技经费支持和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作为国有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放大作用,探索实行贷款贴息、风险投资、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增加科技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率较快增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