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安阳为推动安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2009-07-29 安阳市科技局
37
核心提示:建国以来,安阳市科学技术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迅猛发展。1958年成立了科委和科研机构,几经发展

建国以来,安阳市科学技术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得到迅猛发展。1958年成立了科委和科研机构,几经发展与壮大,目前,全市已建立起了多层次的科研机构,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拥有了一支过硬的科技队伍。全市科技意识不断加强,科技投入逐年加大,市科技项目增多,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科研型企业从无到有;民营科技企业逐年增多,科技交流频繁,科技活动活跃,科技事业得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阳决定后,全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07年,该市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2005-2006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8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8%

一、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意义

该市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阳是构建开放和谐安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阳,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的需要。在的十七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一大批创新型城市做支撑。二是安阳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和产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安阳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迫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三是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需要。安阳作为内陆城市,没有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针对安阳市科研开发的整体能力相对不足和传统产业占很大比重的实际,要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就必须立足产业优势和特色,统筹规划,加强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全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四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的需要。当前,安阳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安阳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又存在着资源约束加剧、环境负荷加重、人口压力加大等瓶颈制约。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有利于切实将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有利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阳取得了明显成效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阳是市委、市政府2006年落实中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部署。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支持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有了明显变化,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8年,市本级科技支出6693万元,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33项;争取到国家、省资金2570万元,实施项目25个。新建河南省光存储、河南省数控锻压设备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9个,截止目前,全市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个,市级24个;拥有省级科技创新试点企业4家,市级科研生产型企业33,中棉所被列入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全市获得省科技进步奖7项,组织评选出安阳市科技进步奖58项;全年申请专利942,授权283件,发放专利申请资助资金10万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7.33亿元,同比增长23.5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28亿元,同比增长1.39%2008年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率达到8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

(一)优化科技发展环境,营造良好自主创新氛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安阳的决定》(安发〔200623号)、《安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安政办〔2006179号)、《关于开展创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办事处)工作的通知》(安政办〔2006110号),进一步完善了《安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加大了科技奖励力度;在科技项目的管理中逐步实施了《安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检查验收管理办法》、《安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信用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市科技三项费用每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2006年是2899.71万元,2007年是3950万元,20083903.68万元。在2006年全市科技大会上,我市大张旗鼓的对科技创新人才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对3名安阳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3名安阳市科学技术优秀贡献奖和3名安阳市科学技术优秀提名奖获得者每人分别奖励10万元、6万元、3万元,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4个项目进行了通令嘉奖,对省、市科技进步奖进行了表彰。会议还首次表彰奖励了18家科研生产型企业和20名创新型技术工人,大会颁发奖金81.9万元。激发了全市上下的创新热情,掀起了全市上下的创新热潮。

(二)突出科技创新重点,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安阳市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提升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006年以来相继开工建设了凯瑞DVD光盘二期工程、宏源型钢年产100万套汽车轮式工程、PDP玻璃基板、大豆纤维功能性研究与开发等电子信息、高效节能、新材料新技术等高新技术项目。安阳锻压对其产品进行了数控化改造,三年来连续保持了平均70%的高速增长;河南利华不断完善工艺设备,每年节约成本300万元以上。鑫盛机床自主研发近20余项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科技含量,抢占了市场先机。2008年,河南新能光伏有限公司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关键工艺技术研发项目和东泰制药的喜树碱类抗肿瘤全合成工艺研究及产业化被确定为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宝硕公司的煤焦油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被确定为省重大科技攻关。安阳市鑫盛机床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市经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2家,高新技术产品累计180个。 

2008年,河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的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培育与示范 项目,选育的4个的品种都通过省或国家审定,筛选有苗头的新品系(组合)9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在林州大力实施科技兴牧富民九大工程,引导支持养殖户走科学养殖、规模养殖和标准养殖相结合的科技致富之路,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33.88%30.4%299%,实现畜牧业产值14亿元,较上年增长39.4%

在医疗卫生、资源综合利用、社会安全稳定方面实施一批科技项目,进一步强化了公共服务职能。高掺量粉煤灰节能保温承重烧结砖通过加大粉煤灰的配比量,降低其导热系数,增强保温功能,为我市节能建筑的建设发展开辟了新渠道;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提高了脑卒中的医疗效果,被评为安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超清洁燃料――二甲醚,燃烧充分,无残液、大大降低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安阳恒生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丹麦研究开发的年产400万方车用生物质气体燃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引进国外先进生物质气体燃料生产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将有机废弃物转变为车用生物质气体燃烧,既可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又可生产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安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综合会员单位,为全市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进行股权、产权挂牌交易,募集资金,加快发展步伐拓宽渠道。高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拥有联盟企业55家,其中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0余家,中心现有创新基地4个,基地面积value="8000" unitname="m2">8000m2,现已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150家,孵化项目160个,投入孵化科技基金600余万元

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市级以上研发中心70家,基本覆盖该市重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以优势企业为依托的企业研发中心网络已具雏形,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带动行业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鑫盛集团建立的河南省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7年开发了22个新产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促使鑫盛机床主要经济指标跃入机床行业前三名,成本利润率处于同行业第一位。2008年新建河南凯瑞数码有限公司的河南省光存储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的河南省数控锻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安阳振动器公司自主研发高速铁路轨道板专用振动设备,替代德国进口,每台(套)价格由900万元降至50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建设安阳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现在该平台服务器数字存储量已达到可容纳相当于10万字的书2亿多本,拥有中国期刊全文126个专题文献数据库、文摘库,开通了1989年至今的国内8020余种期刊,可供网络环境下用户阅读卡随时阅读。目前网上访问量达到5万人次,实现部分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安阳市高新区充分发挥安阳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和安阳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的引导示范作用,市、县(市、区)联动,建设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服务于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的专业化公共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积极筹建林州汽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安阳大学和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建的装备制造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滑县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汤阴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阳的主要对策

创新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市自身进步、顺应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充分发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安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准确把握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使创新成为城市之魂。

二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有于自主创新的环境。由于自主创新是具有很高外部经济性的活动,仅仅依靠市场很难使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国内外实践证明,政府加大自主创新的直接投入、完善自主创新的综合服务体系、为自主创新提供财税支持、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文化氛围和人才储备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增加政府投入是对自主创新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措施之一。加强整合现有的市科技发展资金,改进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设立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一批技术先进、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安排专项经费,鼓励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资助科技型企业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

三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企业家的核心地位,努力促进产学研结合。

近几年来,该市不断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初步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品牌为目标的创新发展之路,在一些重要产业初步掌握了核心技术和提高了系统集成的能力,基本形成了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据2007统计,全市335家民营科技企业,其中年总收入超过百万元的有66家,超过千万元的有51家,上亿元的企业有25家。其中河南定角实业总公司、安阳永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进入河南省民营科技50强。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自主创新的领导,加大财政扶持和政策支持力度,搞好技术服务、科技成果交易、融资和人才服务等平台建设,大力营造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把企业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量充分释放出来,把各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进一步强化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培养造就企业家精神,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文化氛围,如保护个人财产、强调个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和表现、鼓励个人创新等。要更加开放产权制度和市场环境,政府要少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把企业变成企业家的企业,才能吸引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员携带成果和智慧来创业,造就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使安阳真正成为创业者的乐园

四是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体系和服务平台。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张笑东市长多次在政府全会上提出要坚定不移地扭住工业、抓好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三大工业功能区九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力推进七大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紧紧围绕本地特色制定科技创新体系规划。加强以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信息网络为纽带,着力搭建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整合科技资源,加快重点实验室建设,构建研究开发体系,努力培植创新源头。发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作用。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放共享,弥补公共科技平台资源的不足和分布的不合理,有力地推动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作、内外衔接、共建共享的格局,提高我市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