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鹤壁市承担实施了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家禽骨血加工关键技术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项目,以家禽加工副产物骨架和血液等低值生物资源为原料,运用现代食品生物技术和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现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省科技成果3项,开发骨素系列产品21项,建成了“鹤壁市家禽血液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10000吨家禽骨深加工示范生产线1条,在建15000吨禽血生产线1条,项目进展顺利。
  一是强化了循环经济理念。2009年,全市畜牧加工业产值达76亿元,仅大用公司屠宰肉鸡达到了2亿多只,产生鸡骨、鸡血等副产品10万吨以上。该项目提出以家禽骨血为原料,运用现代食品生物技术(主要是酶法加工)和分离纯化技术深加工利用,生产出系列高附加值功能蛋白和调味基料等产品,提高了肉禽加工业的转化率,对提高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的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二是创造了经济效益。2009年10月,项目年处理10000吨的家禽骨深加工示范生产线试运行,投产后可处理鸡骨70吨/日,年新增销售收入5000万元。2010年4月,以开发出的家禽骨提取物(骨素)为基础,项目承担单位制备出3种具有明显特征风味的肉香型调味基料,并形成了完整的制备工艺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随着禽血加工技术的开发成熟,15000吨的禽血生产线也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产。
  三是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通过项目的实施,已申请“一种鸡血血浆蛋白粉的制备工艺”、“一种鸡血血球蛋白粉的制备工艺”等3项发明专利;取得省科技成果“鸡血综合加工利用新产品―血浆蛋白粉”、“鸡血综合加工利用新产品―血球蛋白粉”等3项,发表论文4篇。
四是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课题运行模式。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承担单位为主体,吸纳河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的权威专家参与到项目研究工作中,实现“零距离”的技术成果转化。在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同时,大力培养和引进技术人才,项目承担单位已引进相关专业博士2人、硕士3人,同时培训一线技术人员93人,为该项目的顺利开展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