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2011年度郑州市科技进步奖评审会议召开。郑州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市科技局局长王济昌、全体评委以及市公务员局、市财政局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今年,受理申报项目166项,经形式审查,符合参评条件的项目137项。从技术依存度来看,自主研发项目100项,占73%,联合研发项目32项,占23.4%,技术转让和使用许可项目5项,占3.6%,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从成果水平来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3项,国际先进水平10项,国内领先水平96项,国内先进水平28项,自主创新水平明显提高;从自主知识产权来看,取得各项专利241项,其中发明专利75项,实用新型143项,外观设计23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得到明显强化,自主创新成效明显改善。评审重点结合郑州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优化了评审标准,规范了评审程序,提高了评审质量,重点奖励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作为评审的重要指标,对解决民生问题和社会公益类项目予以重点支持,以“科学、客观、公正”为评审宗旨,进一步提高了评审工作质量和水平。
评审会对申报2011年度郑州市科技进步奖的项目进行了评审,最终产生7项一等奖。郑州机械研究所完成的“粉状钎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QLY100型轮胎动臂风电起重机”、 郑州安耐克实业有限公司完成的“顶燃式热风炉用耐火材料配置及AH系列红柱石砖的研究和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完成的“基于云计算和SOA架构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VC-7850电力系统同步时钟”、 郑州拓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D-核糖发酵生产新工艺”、郑州市蔬菜研究所完成的“圆春甘蓝的选育及应用研究”等7个项目分别获得2011年度郑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最后,王济昌同志讲话。他指出,建设创新型郑州,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奖励为手段,以成果转化为目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注重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撑郑州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力量,作为支撑跨越发展的强大筋骨,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战略,优先发展、加快发展。二是要坚持面向市场,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研究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体系,继续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力度,促进产学研结合,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单位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方向的多元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力争多出成果,多出效益。三是要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四是要创造良好环境,加快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依托大中型企业、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技工程,培养造就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落实人才强市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技人才,鼓励科技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为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