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平顶山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平发[2008]3号)精神,始终坚持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十六字方针,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为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科研服务环境。
一、主要做法是:
(一)以市委、市政府优化经济环境号召为契机,正确认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是与科技管理工作实践相结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的实施办法》。召开局党组会和局干部职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动员大会和推进会,系统学习、传达贯彻《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文件精神。此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落实优化环境工作事宜。
二是与转变作风、行风评议相结合,积极宣传,营造声势。在局机关办公楼内悬挂宣传横幅标语,积极营造优化环境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市科技信息网网站上开辟专栏,发布严格遵守“八不准”的公开承诺书,公布行风举报电话,设置意见箱,指定专人查看并处理问题和意见。深入10家有代表性科技型企业,并从社会各界人士中聘请10名政风行风社会监督员,召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座谈会,邀请市人大、市政协、社会监督员、企业代表等参加,帮助查找问题,虚心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督促落实整改。通过以上方式,搜集平时想听听不到、想找找不准的问题,拉近与社会各界的距离,加深社会各界对科技部门的认识和了解,为优化经济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与“学、比、看”工作要求相结合,开展自查、自评。以局机关科室、各事业单位为主,开展查找本部门在党风、政风、行风、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寻找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整改意见。局领导班子带头查找问题,剖析问题,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以实际行动为全局干部职工做出表率。
四是与用领导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活动相结合,进而找准定位、找准差距、找准服务方向与突破口。做到谋划多一点、服务多一点、创造条件多一点、依法依规多一点、求实求效多一点,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工作责任,在创新中提高服务水平。
(二)以“两眼向上看,两腿向下跑”为着力点,为弱势企业雪中送炭,为优势企业锦上添花
一是主动服务,变被动为主动。“两眼向上看”到省部争取项目;“两腿向下跑”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变过去坐在家里等项目为主动下基层了解项目,开展送服务、送政策,做好与省部项目对接,体现科技服务的针对性。
二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在推进、支持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时,多关注一些好企业、好项目。在企业处于较为不利的技术瓶颈制约时,更是需要科技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良性发展,实实在在为企业发展解决一些难题,给企业以信心,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优势企业,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为企业服务的长效机制
一是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及相关科室和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经济环境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解决暴露出的实际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和措施。明确优化环境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增强责任感,确保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建立服务长效机制,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宽松、和谐、安全的发展环境。科技管理工作通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工作规范:对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等过程进行了规范监督,实行项目合同制和责任制,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承诺书;做好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行政务公开,切实规范从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杜绝了“四乱”行为。每年除了对省、市重大专项、重点攻关项目进行正常验收、审核、解题外,没有对企业进行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相反,对支柱企业、创新型企业、有科技含量、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关爱有加,加大扶持,仅2012年,就为这些项目从国家和省里争取资金6000余万元,真正成为企业的“娘家人”“贴心人”,把“群众信任、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作风的标准。在技科服务过程中,能够做到不让工作在任何一个环节延误,不让申报材料在任何一个环节积压,不让差错在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不让群众在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冷落,主动快捷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二、取得的成效
(一)组织科技攻关,彰显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
1、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升级。2008年以来,为了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实施了一批部、省重大科技项目,争取国家、省科技经费1.1亿元。支撑了企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例如,平高集团研制的百万伏交流特高压隔离开关,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产品应用于世界上首条百万伏特高压输变电线路。
2、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2008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实现产值45.4亿元,增加值7.1亿元。到201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家,实现产值182.7亿元,增加值58.4亿元。高新技术产值和增加值分别比2008年增长302%和723%。二是所得税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从2008年,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所得税1243万元, 到2011年减免3.852亿元。三是高新区建设卓有成效。在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省政府(豫政文[2012]31号)文件批准该市依托宝丰产业集聚区,设立河南省宝丰高新区,这是平顶山市实施科教兴平战略的又一新平台。为参与国际竞争,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
3、加快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在生物及新医药领域、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突破。开发的己二腈生产工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美国杜邦、日本旭化成、德国巴斯夫等公司的垄断,构建出了世界上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尼龙产业链。
4、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二是组织实施农业科学技术攻关计划。2008年以来,连续实施了包括重大攻关在内的88项科技计划项目,投入科技经费801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种业。重点开展了小麦、玉米、大豆等新品种繁育及示范推广研究,提升主要农作物优质品种覆盖率。平顶山农科院自主创新培育的韭菜新品种,推广到了31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韭菜种植面积的80%以上。开展了郏县红牛、尧山白山羊等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四是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研究。巨龙淀粉公司开发出的“L-色氨酸”制备技术填补了相关领域国内空白,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玉米精深加工基地。
5、重视民生科技创新。重点支持生物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开发功能型、营养型、保健型特色食品;大力支持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研究;加快生物有机肥料、生物有机饲料、生物添加剂等产品开发。重点推进焦炉煤气制氢、制乙炔、制液化天然气和粉煤灰、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加强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科学技术研究。2010、2011年,共安排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科技计划项目43项,投入科技经费574万元。
6、建立和发展了技术市场。扶持了技术贸易和中介机构,鼓励开展技术转让、咨询、中介、承包、入股等多种形式的技术贸易活动。2008年以来,共登记技术合同125个,合同成交总金额1.449亿元,为企业减免营业税574万元。
(二)重视和加强了科技人才工作,科技特派员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特派员行动计划成效显著。被省科技厅表彰为“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全市第一批省、市两级38个科技特派员共与派驻单位开展科技攻关项目70多项,先后为企业和农村解决技术难题161个,取得专利28项,开发新产品56个,新增产值1.7亿元,新增利税3500万元,免费培训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第二批科技特派员269人,于今年四月派驻完毕。二是出台了《平顶山市科技功臣评选办法》,逐步完善了科技创新奖励激励机制;连续两年召开全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市财政列支1000多万元对市科技功臣、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省创新型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把出台的各项奖励落到了实处,有力调动了社会各界开展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两年一度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中,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了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并有4个县(市、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称号。连续两届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