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许昌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许昌,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绩,该市连续10年(5次)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并于2010年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三年来,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93个,其中省级以上301个,争取上级项目资金9483万元;213项科技成果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级3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奖23项;共申请专利8029件,获得专利授权4698件,均居全省第3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居全省第6位;创新型企业和试点企业达到72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6家、市级53家,总数居全省前列;已组建院士工作站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36个、市级111个。2012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已成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主要做法是:
一、充分发挥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着力营造科技工作的良好环境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高度重视,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等措施,不断加快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步伐。一是切实强化领导。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科教兴市工作领导小组,还成立了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二是及时解决问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年至少两次专题听取科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科技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每年召开高规格的全市科技奖励大会,对年度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隆重进行表彰和奖励。2007年以来,该市已组织开展五届许昌市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评选,评出了9位市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奖获得者,每人奖励10万元,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三是依靠政策推动。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许昌的决定》、《许昌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许昌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20户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若干意见》、《许昌市专利申请资助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规范了科技管理工作,营造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财政对科技的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的增长幅度,绝对额每年也都有新的增加。2012年,市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18%。同时,还设立了工业结构调整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开发以及争取上级科研项目的配套资金;每年拿出50万元,用于申请专利资金资助。
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着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该市尤为注重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把企业推向自主创新的主战场。
一是切实加大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力度。对全市企业研发中心建设,专门进行研究部署,通过在项目立项、经费配置等方面重点扶持,加快了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步伐。全市已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8个(国家级1个、省级36个、市级111个),其中2010年以来,全市新组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21个、市级60个。这些研发中心涉及电力保护、超硬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基本上覆盖了全市三大主导、四大特色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带动行业技术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切实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市政府明确提出,一般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不低于1.5%,科技型企业不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5%,并把这些指标作为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依据,与政府扶持资金挂钩,有效地调动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许继集团、黄河集团、森源集团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了6%以上,其它大中型企业也都达到了3%以上。万里运业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相继开发出了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客运车辆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客运场站信息管理系统等多项信息产品,较好地解决了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三是切实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针对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少、高层次科技人员需求缺口较大、原始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的实际,该市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面向国内外寻找技术合作伙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85%左右的规模以上企业与国内外300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公司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每年引进、转化新技术、新成果数百项。豪丰机械公司在省、市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于去年2月组建了院士工作站,组成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的罗锡文教授领衔的13人的专家团队。短短一年时间,豪丰公司提出的16项科研项目有12项被罗锡文院士及其专家团队列入研究课题,罗锡文院士及专家团队带来的9项科研成果被豪丰公司选定为转化项目。目前,这些转化项目已有11种产品通过中试,其中4项成果已通过省级鉴定,已申报专利20项。由于豪丰机械公司院士工作站工作突出,运作规范,成效明显,省科技厅已决定今年上半年要在该公司召开全省院士工作站工作会议,予以推广。
三、充分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该市始终把实施项目看作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多措并举,重点推进。
一是深入调研,挖掘项目。采取市县两级科技部门联动的方式,集中时间,集中人员,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挖掘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及时纳入项目储备库,为争取省重大科技专项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整合力量,包装项目。积极帮助企业编制项目,使项目尽可能地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符合上级项目申报指南和填报规范。此外,还积极联系市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参与企业项目申报,从而提高了项目申报的层次和水平,受到了上级科技部门的肯定和好评。三是跟踪问效,争取项目。为确保项目申报成功,该市科技部门主动加大与上级沟通协调力度,并积极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到企业实地考察,现场接受指导,不断对项目进行完善、充实和规范,从而赢得了上级领导和专家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提高了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在方方面面共同努力下,每年都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落户许昌,2010年以来共承担省级重大科技专项6项,其中仅去年一年该市就争取到了4个省重大科技专项,既有效补充了科技资源的的不足,提高了整体科技水平,又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促进了优势产业、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市组织实施的693个市级以上科技项目,共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30多亿元。许继集团公司承担的全省首个重大科技专项“特高压直流输电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已顺利通过了专家验收。该项目自执行以来,相继中标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南?广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6个直流输电工程,占国内直流输电工程的“半壁江山”,获得直接经济效益70多亿元。该项目的实施,创造了6项世界第一,并彻底打破了国外大公司垄断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被动局面,为发展民族电力装备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金科建筑垃圾清运公司通过实施“建筑垃圾收集四步法”科技攻关项目,总结出了一整套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再利用工艺流程,使该市建筑垃圾再利用率达到95%以上,每年节约占地近千亩,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围城问题,形成了可复制的“金科模式”,为全国建筑垃圾处置和再利用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四、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引领作用,着力抢占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该市坚持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战略产业、朝阳产业,优先发展,强力推进。2012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
一是抓龙头。市政府筛选确定了一批规模大、有实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专门制定下发了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的规范性文件,除了在立项方面优先安排外,还提出了倾斜使用科技经费、优先安排建设用地等11条具体的扶持政策,为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抓民营。民营企业在许昌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民营科技企业是民营企业中最具科技含量、最具发展活力的一部分,具有依靠技术创新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内在动力和良好机制。几年来,该市通过采取对民营企业的科技导入提升一批、依靠科技人员走向市场领办创办一批、依靠企业改革和科研单位改制嫁接转制一批、依靠创业服务中心催生孵化一批等“四个一批”的措施,使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许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名副其实的主力军。在全省已认定的20个省级民营科技园区中,仅许昌市就占了6个。2012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已超过900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近500亿元。三是抓新兴。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该市针对风电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实际,在省科技厅的领导和协调下,由该市的许继集团牵头,与省内1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河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重特大科技专项。目前,许继集团自主研发的2.0MW风电机组已销售300多台,各项性能指标均处于行业最优。“河南省风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的启动实施,将大大加快我省风电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打造我省风电产业集群,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抓集聚。对进入全市10个产业集聚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重点扶持、重点建设和重点提升等多种措施,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集聚度,增强了辐射带动能力。去年11月,中原电气谷核心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了该市高新区建设零的突破。长葛大周产业集聚区的河南青山金汇不锈钢产业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全省唯一一家“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五、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助推和保障作用,着力打造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资源,也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是提升知识产权工作地位。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为契机,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试点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强化了对试点城市建设和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协调。出台了《许昌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考评工作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各地、各有关部门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实施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灭零专利计划,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情况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认定以及承担政府科技项目的重要条件,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同时,采取以会代训、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等形式,加大知识产权工作培训力度,并经常组织人员深入企业,面对面讲解专利申请的方法和程序,手把手帮助企业办理申请手续,消除了专利申请的神秘感,调动了企业申请专利的积极性。目前,全市已有500多家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市已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5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区域6个、优势企业8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优势培育企业20家。长葛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7年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位。三是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加大专利的转化和应用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及时把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大批优秀专利技术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对2010年以来实施的380个专利项目的调查,累计新增产值95亿元、利税9.8亿元。如黄河集团公司实施的86个专利转化项目,2010年开始投产,累计创造产值48亿元、利税5亿元。瑞贝卡发制品公司、恒源发制品公司、森源电气公司、西继电梯公司等企业的专利产品也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市专利实施率已超过60%。
六、充分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着力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该市坚持把人才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着力抓好“培养、引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多种渠道培养人才。通过主持承担科研项目、委托高校定向培养、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等多种方式,加大各类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许继集团公司已拥有硕士以上学历870人,高级职称32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8人,海外专家26人。几年来,全市共培养出各类技术创新带头人200多名。特别是以许继集团的姚致清、张望、姚为正,黄河集团的刘建设、王裕昌等为代表的78名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许继集团教授级高工姚致清成功入选“中原学者”,并获得2012年度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全省2名),实现了该市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突破。二是千方百计引进人才。深化人才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引进的国家级、省级专家、博士生和急需的专门人才发放岗位津贴和生活补助。三年来,全市共组建院士工作站6个,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00多名。森源集团公司高薪引进了全国成套开关设备技术权威陈宽、中科院山东分院农机制造专家刚守堂等一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为依靠高科技产品抢占市场制高点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该市还启动了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了三批17名科技人员分赴该市企业和农村,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积极引导企业既靠待遇留人,更靠事业留人。对高层次科技人员,在实行年薪制、加大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比重的同时,委以重任,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海外留学博士王裕昌加盟黄河集团后,被任命为公司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主任,几年来,他主持承担了“大单晶金刚石合成”等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使我国在该研究领域迅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