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解放日报记者等撰写的《从硅谷到张江——探访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今天在上海书城发布。这本书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作序,汇集了解放日报记者前往美国、英国、德国、以色列等9个国家采写的“探访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系列报道,赴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武汉东湖采写的国内科技创新报道,以及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学者撰写的日本、韩国、印度研究文章,使读者能全面了解全球13个国家的科技创新中心地区的体制机制特色,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借鉴。
走访全球多地报道科技创新
《从硅谷到张江——探访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内容,由2015—2016年《解放日报》报道组成。2015年初,解放日报社与上海市科委合作,派遣多名记者与科技政策专家前往美国纽约和波士顿、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慕尼黑和巴登—符腾堡州、芬兰赫尔辛基、以色列、俄罗斯莫斯科,走访当地有代表性的政府部门、高校院所、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采写了“探访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系列报道。同年下半年,为了给上海科技服务业补短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大众创业,解放日报社与上海市科委再度合作,派遣记者前往美国西海岸湾区、英国伦敦、比利时、荷兰,走访当地有代表性的科技服务机构、企业和高校,发表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再探访”系列报道。
为了采集国内创新型城市的先进经验,记者2015年赴北京、深圳、武汉采访,重点报道了中关村的创业生态系统、深圳的政府作为和新型研发组织、武汉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扶持创业政策。今年初,“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获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后,记者走访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设施、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张江的亮点。
上海辞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秦志华介绍,在本书编辑过程中,他们发挥专业特长,组织编辑人员撰写了34个科创新词热词的名词解释。本书体例也是创新思维的演绎成果,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科院、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学者为每一章撰写了导读短文,给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上海对高新技术要更敏感”
褚君浩院士表示,纵览全书,可看到许多独特的视角、深入的分析。例如,在全球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最强的美国,西海岸的硅谷、旧金山与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有什么区别?弄清这个问题、找准“对标”区域,对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以及我国其他省市的政策制订具有借鉴意义。再如,“德国制造”闻名于世,其体制机制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州立自然与医学科学研究所和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的采访,记者道出了“内卡河谷的秘密”。
在新书发布会访谈环节,谈到“与科技创新强国相比,上海还有哪些短板”这个话题时,褚君浩举了一个例子:前阵子,他通过浦东新区光电子协会了解到一件新产品——MEMS微激光投影智能手机。这种手机利用微激光技术,可以变身投影仪。不用对焦,不用其他设备,只需一面白墙,就可以用手机演示PPT、展示图片和视频。“这是一种很不错的新技术,但当时这家公司在上海寻求落地时,却处处碰壁。”好在经过褚君浩等人的推荐,公司如今已落户张江。褚君浩感慨道:上海的政府、园区工作人员对高新技术的敏感性有待提高,不能像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活力不足。可以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这种敏感性,让更多的高新技术在上海实现产业化。
在市科委创新服务处处长陈宏凯看来,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一块短板,是缺少能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型大企业。“上海创新型企业的现状是,满天星星缺月亮。企业有很多,但缺少大企业,溢出效应不足。”对此,张江高科副总经理何大军深有同感。他说,深圳的很多创业者都出自腾讯,一家互联网领军企业带动了当地整个行业的不断壮大。因此,上海需要有意识地培育这类企业。
陈宏凯认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另一块短板是“白领文化”:年轻人喜欢做白领,而非创业者。可喜的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推动下,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了创业之路。而上海人务实、理性的特质,有利于创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俞陶然 刘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