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启动仪式
今天,历时四年的充分酝酿、筹备和紧张有序的建设推进,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为“张江跨境科创中心”)正式启动。这是张江“双自联动”契机下又一重要改革创新成果,从政府职能转变入手,聚焦高科技企业的通关模式创新,对于优化张江园区研发创新环境,促进企业更好开展全球同步的研发活动、提升其在全球创新链的节点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中心的落成也是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及张江科学城建设的重要实质性举措。
在海关、国检、浦东新区和上海机场集团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张江跨境科创中心项目完成了选址、审批、建设、运营筹备等工作。考虑到张江跨境科创中心场地需要大型车辆周转空间、需具备卸货平台等因素,经各方反复比选,张江跨境科创中心选址于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丹桂路899号)北侧。张江跨境科创中心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包括关检联合申报大厅、查验区、仓库等。
张江跨境科创中心是海关、国检等部门在张江设立专门监管区域,将机场货站和监管仓库功能延伸至张江;货物到达空港后即可经过快速通道,直接监管运输至张江跨境科创中心进行分拨理货。张江跨境科创中心具备关检联合查验平台、“一站式”通关平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多重功能。下一阶段,张江跨境科创中心将根据园区企业需求,在目前空运进口普货便捷通关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快件直通式、公共保税仓库、跨境电商物流等业务,进一步拓展各类新功能。
经过24年的发展和上海市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以来,张江园区汇聚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多个主导产业集群,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高科技园区和创新创业高地。
张江企业的空运进口货物特别是研发用材料具有批次频、价值高、产品结构特殊、贸易背景复杂等特点,对通关时限、货物查验、存放条件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张江企业空运进口货物自航班落地到送达仓库用时约2-3个工作日,单独依赖机场口岸,难以有效解决快速通关、高效查验、个性化存放等问题。企业反映,目前的通关模式下,企业需往返于海关、国检的机场查验点,在货物有温控要求的情况下需不断添加干冰来保障货物的品质,增加了物流成本;特别是生物医药研发类公司,在开展多国多中心实验中大受影响——进口实验用材料由于受保存条件的影响,如不能及时通关,易造成实验进程滞后,错失与全球同步的研发竞争机会。
在此背景下,海关、国检、上海机场集团会同张江管委会,秉承企业“需求导向”,服务大局,主动而为、多方调研、反复论证,酝酿筹建张江跨境科创中心。依托“中心”为空间载体,探索“关检联合办公”、创新审批方式和流程,针对张江研发企业货物特点和特殊服务需求,搭建跨境研发的“绿色通道”,为张江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主导产业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也为新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形势下通关模式创新走出一条有意义的探索之路。
张江跨境科创中心的建成启动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积极探索促进跨境研发的通关新模式。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需求,改革创新通关模式,是海关和国检部门一直在积极推进的重要工作。该中心的建设运营,对于如何服务好新兴产业领域、服务跨境科技研发,具有重要的探索和开创性意义。张江跨境科创中心通过加强关检合作、创新业务流程、实行全年不间断运行,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整体通关时间可从原先的2-3个工作日缩短为6-10小时。二是有力促进张江主导产业及科技研发的国际竞争力。张江跨境科创中心以达到国际先进通关水平为目标,为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助力张江高科技企业参与全球研发、生产,提升张江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三是有效探索政府职能转变的新思路。张江跨境科创监管服务中心项目是企业需求引导改革的典型案例。该项目推进中,各方从企业需求出发,将“需求导向”融入后续的审批优化、流程设计等各个环节。海关、国检等各部门和上海机场集团自我加压、主动而为,跨前一步,有效开展跨部门、跨领域合作,为率先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安排提供了试验基地,凸显了政府管理改革创新的实效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