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推进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五大功能性平台今年有望在临港逐步投入运营,借助上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科技、人才优势,整合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以及国际知名企业等,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运用,为临港以及上海智能制造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春节假期刚结束,临港科技城的上海智能制造装备研究院已是一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闹景象:研发人员围着几台身形各异的六足智能机器人抓紧测试,这些长相不太“萌”的“大家伙”个个身怀绝技,它们很快就会出现在核电站等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感知现场地形,建立3D地图,自主避障、踏障和越障,完成诸如钻孔、焊接的不同任务。
依托临港管委会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上海智能制造装备研究院驻扎着智能传感与物联研究所、智能基础部件研究所、工业与特种机器人研究所、智能控制软件研究所等一系列技术研发中心,还设有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中心专门培训智能制造技术人才。这里正是临港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等多方资源,推动成立的五大开放式科研创新平台之一。记者昨天从临港管委会获悉,临港在智能制造上的布局开始“显山露水”,今年更将以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为主线,在孵化转化上继续“发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五大功能性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2016年,临港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数据答卷: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同比增长9.6%;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同比增长6.6%;新增企业近1.7万家,全区域二、三产业营业总收入近800亿元,同比增长8%。
为了扶持重点产业,临港“大手笔”频频,40亿元专项资金中,涉及产业扶持的资金达11.8亿元。其中,智能制造专项6.7亿元,共55个项目,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44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3.8亿元,共6个项目,包括300毫米大硅片国家重大专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临港管委会还委托浦东科投联合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一期规模为50亿元的“临港IC装备和材料产业基金”,联合临港集团发起成立一期规模为1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母基金”,将为临港产业发展提供金融助推器。
投入了真金白银,体制机制上的保驾护航自然也不能少。
聚焦推进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五大功能性平台今年有望在临港逐步投入运营,借助上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产业、科技、人才优势,整合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以及国际知名企业等,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运用,为临港以及上海智能制造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除了以上海交大为依托的智能制造研究院将形成科研支撑平台以外,以同济大学为依托的工业4.0实验室、以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为依托位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以及以新松机器人为依托位的工业4.0综合研究院将打造成为共性技术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借助的则是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和示范应用单位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助推平台运行过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临港还打造了以国家级孵化器临港海洋科创中心以及海洋高新基地、临港软件园、新桥双创园、海创孵化器等为主体的孵化转化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一城六园”集聚高品质科创项目
打开最新版本临港地区产业地图,“一城六园”———科技城、海洋高新园、软件园、金桥智荟园、张江科创园、双创园、莘泽孵化园的空间格局已经形成,这些专业园区将在未来承载更多高品质科创型产业项目落地,为打造临港特色智能制造产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迭代动能和科技发展成果。
目前,“一城六园”已进入全面落地建设期,三年内将形成300万平方米科研办公空间,重点发展中科院牵头的脑智工程、光电子产业,科大讯飞牵头的语音产业、上海交大牵头的智能制造,以彩虹鱼为代表的海洋高新产业,信息软件产业,环保工程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临港转型升级新的发展方式。
此外,集成电路装备、机器人、新材料、民用航空、再制造、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一系列主题产业的专业园区将陆续启动建设,加快引进一批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吸引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落户,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临港面向智能制造的战略重点将放在智能制造的生态体系,集聚产业技术平台、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以及科技金融、园区等要素,推进整个临港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表示,将以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为核心,加快构建升级版产业体系,实践创新发展新模式。到2020年,初步形成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主体承载区框架。(记者 唐玮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