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飞机好刺激!”“原来飞行员是用脚控制滑行方向的!”今天开幕的2017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上,一台C919飞行模拟器引得许多家长和孩子排起长队,体验做飞行员的感觉。由中国科协指导、上海市科协等主办的本届科博会,8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在2.2万平方米的展区里,汇聚了来自中、美、英、法、日、澳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余件展品。在展示的同时,主办方联合参展单位,为观众进行了生动的科普演绎。
这款产自上海张江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帮助瘫痪者行走,连续使用8小时,已进入临床测试阶段。
今天是工作日,但上午记者在现场发现,观众数量并不少,其中很多是带着孩子的家长。注重展品的互动体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普讲解,是科博会的一大特色。中国商飞上航科普中心为科博会定制的C919飞行模拟器,就是体验式展品的代表。这台模拟器与国产大飞机C919的驾驶舱十分相似,各种操控装置、仪表盘一应俱全。在体验者正前方的是三块屏幕,未起飞时,显示的是机场跑道画面。“飞机即将进入滑行状态。”随后,讲解员告诉人们驾驶飞机的几个基本步骤,如通过踩左右两个脚舵,操控飞机滑行的方向。“飞起来啦!”伴随孩子的惊呼,大家感受到一股拉伸力,屏幕上也出现了蓝天白云。据介绍,模拟器的底部是6自由度平台,能模拟飞机上仰、下冲、左右倾斜、偏航、落地颠簸等效果。进入“飞行状态”后,讲解员让孩子握住操纵杆自由操作,过了一把当飞行员的瘾。
参观者正在科博会上体验虚拟现实技术。
人工智能是如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本届科博会集聚了一批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展品。在张江展区,傅利叶智能自主研发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讲解员操作下,左右腿交替运动,就像人走路一样。截瘫患者穿上它后,能通过微小的动作和意念,操控机器人迈步行走。这种机器智能是如何实现的呢?讲解员告诉观众,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是机电一体化、生物力学、人体传感网络、步态分析等多领域科技融合的产物。它有一组力传感器,能感知用户的运动轨迹。当用户想迈步时,机器人能敏锐地感知其意图,并通过机电一体化等系统,实时提供迈步所需要的抬腿和向前跨步的力量,帮助用户行走。
国产C919大飞机飞行模拟器现身科博会。
“上海科博会与其他高新技术展会的一大不同,是注重展品科普,所以我们要求每家参展单位派擅长科普的工作人员到场,为观众讲解展品蕴含的科技原理。”市科协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展会上还免费发放《展品科普100问》手册,对展品涉及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机等各个科技领域作解读。
观众进入国产C919大飞机飞行模拟器,体验当飞行员。
中国两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也加入了展会的科普团队。昨天上午,中科院院士张旭和美国科学院院士理查德·杰尔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与观众分享他们对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等问题的看法。张旭表示,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图景是“人机结合”,“人将借助机器进行自动学习和思想沟通”。谈到“科学家是否要从事科普”这一问题,理查德·杰尔说:“科研和科普密不可分,都是科学家的重要工作。”
【上观短评】上海科博会的独特价值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22条”指出,上交会和工博会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研讨一体化平台。与这两个大型展会相仿,科博会展示的也是高新技术成果,但不同的是,上交会和工博会的主要受众是B端(企业),而科博会的主要受众是C端(个人),也就是老百姓。
科技不仅是“高大上”的,也应该是“亲民”的。如今,高新技术成果正在不断涌入我们的生活,广大人民群众不能“日用而不知”,而应及时学习了解蕴含其中的基本科学原理,如此方能实现公民科学素质的持续提升,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厚植土壤。为此,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做了积极的探索——集聚一大批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再通过生动的科普演绎,让公众“知其然”,也在一定程度上“知其所以然”。对于开发C端产品的“双创”企业来说,科博会也很有吸引力,为它们的产品推广搭建了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何做好科普工作?这需要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科研人员等多方共同努力。已举办4届的科博会,正是一项多方努力的成果,为上海培育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科普盛会。
这,或许就是上海科博会的独特价值所在。(作者 俞陶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