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风云三号卫星家族的头三位“大哥”,风云三号D星有了脱胎换骨的改进。遥望星空,虽然卫星上并未刻上上海航天人的名字,但凝结着航天人心血和智慧。
团队都是“多面手”
D星装有十个有效载荷,比C星多出四个新载荷,提高性能、升级换代的有两个。“很多人认为D星是成熟型号,然而六台新载荷的指标要求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状态复杂、研制进度紧张是团队面临的巨大难题。”D星副总师朱维说。
六台新载荷,全都从方案做起,经过初样研制,再到正样研制,每个技术状态的确定都要经过多次技术协调。每个载荷都要签署接口数据单,都有强制检验点、定标试验、环模试验、验收测试以及装星测试。对载荷设计师而言,开会基本是常态、每天不打十几个电话都不踏实,“有时候整天像着了魔一样忙什么,说去加班就去加班,家里安排好的事说走就走,家人总是无法理解。”D星载荷主任设计师赵其昌苦笑着说。
这么多新载荷,只有这么短的研制周期,整星进度面临挑战,其中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和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进度尤其紧张。“2015年上半年,我们每天都要去载荷单位跟产,时间长了,我们和载荷单位设计师还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忆起那段时光,赵其昌感触颇深。最终,几个载荷都顺利交付参加整星试验。
D星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全球广播,全球气象领域的专家都在用风云三号的数据,一旦有问题,都会直挺挺地暴露在行家面前,所以用户对D星的产品质量、数据质量要求可以用“变态”来形容,从数据预处理到数据应用,都是别的卫星用户不能比拟的,这就要求团队也必须具备数据处理的能力,不能被国外看轻了。研制团队从数据原码开始解析,算出仪器的灵敏度、信噪比、定标精度等等,与用户和载荷承制单位对比、讨论、协商,最后统一意见。用户经常称赞风云团队是多面手,不但懂机、热、光、电、磁、机构,连数据处理也懂,真是了不得。
挑战微振动干扰
D星同时装载十个载荷以及十余个活动部件,异常复杂的振动环境导致星上动力学兼容性矛盾异常突出,稍不注意,“一星多能”的愿望非但不能实现,反而让多个载荷自扰,让性能打折扣。
“为了解决多载荷共存的动力学兼容性问题,同时给敏感载荷探测仪提供超安静的工作环境,提高探测精度,我们研制了微振动监测与抑制系统,并首次在国内遥感卫星上应用液体阻尼隔振技术,实现共振峰和高频率振动抑制。”微振动监测与抑制技术攻关的直接参与者、八院509所博士刘兴天介绍,攻关团队反复试验,最终确保多载荷在轨的和谐共存,保证了卫星成像性能。(记者 叶薇 )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