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院士探讨上海产业变革与创新

   2017-12-28 浦东时报
29
核心提示:第五届上海院士专家峰会上,嘉宾侃侃而谈,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本报记者 朱泉春 摄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记

第五届上海院士专家峰会上,嘉宾侃侃而谈,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本报记者 朱泉春 摄



观众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嘉宾们精彩的发言瞬间。 □本报记者 朱泉春 摄

  本月,主题为“机遇与挑战,上海的产业变革与创新”第五届上海院士专家峰会在浦东举行。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精准医疗等成为峰会聚焦的话题。众多科学界的顶级人物和科学家凝聚共识、激发创新。

  上海院士专家峰会创设于2013年,由中科院上海分院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核心主题,致力于打造具有浦东特色的高层次、多维度的高端交流平台。峰会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先后有50多位院士、国内外专家积极参与,吸引了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等数千人参加。

  城市更新要有理想有温度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

  城市的发展要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结合起来。城市要有自己的特色,上海的基因应该把它留住。

  城市更新是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是在城市上建设城市。包括物质性的更新和非物质性的更新,非物质性的更新更重要,也就是人们的思想。我们对城市环境和道路的更新,包括把一些消极空间转化为积极的城市空间。作为城市管理模式和生活方式,要“润物细无声”或者是点对点的更新。城市更新是城市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需要有理想,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激情。

  城市更新中经常引用一句话“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好”,是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这就是城市的温度。

  新科技革命政府引导很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

  历次科技革命的根本驱动力,实际上是人的需求。人的需求一直在变化和增加,到了今天,人类需求即将发生质变,即从物质需求转化为精神需求。

  应该承认,我们对于简单的,比如能源、食物的这些需求,很快将不再是主要的需求,往下延伸的需求是更加幸福的生活、更加健康的生活,以及更强大的能力。

  这三方面的要求,可能会成为下一次的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重要基础。具体来说,第四次科技革命,一定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即以信息为主导的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在更大规模上、更大层次上拓展和满足了人类的需求。

  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现在我们的思维方式和以前有了根本的不同。世界是由数据流组成的,任何现象和实现的价值,最后都归结为对数据处理的贡献。这是一个新的观点。从大数据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贡献者。另外也是新旧思维方式的转变,以往的历次科技革命,都是基于对物理规律决定的因果律的认识,进而改造世界。而大数据思维数据方式,则是基于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在万物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因此,数据将成为知识型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在这样新的思维方式下,每个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存在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得数据者得天下。

  中国是最有希望成为新科技革命策源地的国家之一。一方面,中国实际上就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数据产生国。另外,中国还有体制优势。和以前的几次科技革命不一样,这次科技革命政府引导非常重要。

  此外,中国的超算总性能已经超过美国,标志着中国数据处理技术已经世界领先。中国跟全球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业数量在全世界已排在第二位。按照这样的趋势,中国很有可能成为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策源地。

  而对上海而言,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重点承担智慧城市、智能制造、个性化医疗、互联网金融、科学中心的建设任务。2030年的上海,城市生活方式将会发生重大的变革,智能制造将成为上海制造业的主体,上海将成为全球信息交互中心平台与全球经济和金融贸易的枢纽,以及生物医药和医疗服务的中心。

  中医药应向精准医疗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

  当代健康面临的挑战最突出的是非传染性的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神经衰退性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还有肿瘤,它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提出了精准医学的发展方向。

  精准医疗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

  与个体化医疗相比,精准医疗更重视“病”的深度特征和“药”的高度精准性,是在对人、病、药深度认识基础上,形成的高水平医疗技术。生物医药是浦东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要加快产学研有机结合,促进精准医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

  精准医学的内涵,包括对风险的精准预测、疾病的精准诊断、疾病的精准分类、药物的精准应用、疗效的精准评估、愈后的精准判断,这都是精准医学追求的目标。

  我们国家也实施了精准医学重点研发计划,目标是建立国际一流的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和保障体系,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国产的医疗药物、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形成一批我国定制、国际认可的疾病预防和临床诊断的指南标准和规范;带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健康服务产品,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精准医学是西医的概念,中医药是否也能向这方面努力,提升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中医药在传统上,它和精准医学的目标还是高度契合的。中医药学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体系,蕴含和体现了“精准医学”的基本追求。整体观念、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等基本理念和诊疗模式,彰显了同病异治,因人而异,因病程而异的个性化治疗的追求。这与精准医学的方向是一致的。就精准医学而言,中医有过去的传统也有它的不足。怎么吸取现代技术的优势,不断提升诊疗水平,我想这应是努力的方向。

   精准诊疗改善肿瘤治疗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主任王红阳

  从2017年公布的全球恶性肿瘤最新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是肿瘤的发病率还是病死率,都是在走上升的通道。针对肿瘤有很多的方法,手术切除,放疗放化生物治疗,其中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然而,即便是能手术切除,术后复发也是威胁肿瘤病人很大的原因。另外,恶性肿瘤动态的演变和性别上的差异,也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

  精准诊疗面临很大的挑战。首先,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没有完全破译生命的密码;第二,暗物质的发现没有完全破译;第三,精准的靶向治疗遇到复杂的网络调控的挑战。这些都让一部分人质疑精准诊疗的发展前景。

  我个人认为,精准诊疗仍然是医学科技发展的方向,是临床逐步接近的理想目标,应该做的事情很多。第一,要把组学的大数据变为临床可以用的大数据;第二,把单靶点治疗变为多靶点的治疗;第三,把个案的精准变为个性化的精准治疗;第四,把单一的定式的精准,变为适应变量改变的动态精准。

  肺癌的精准治疗是所有的恶性肿瘤里面做得最成功的。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肺癌的基础研究做得最成功。

  精准诊疗主战场一定在医院里,精准医学研究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在医院。精准医学任重道远,精准医学的核心是基于多维大数据解析疾病精确机制基础上的精准分型与特异的靶向治疗,一些新技术的出现使多途径、多靶点、多时空的干预方式成为可能,也使抗肿瘤治疗更为精准,疗效更好。

   聚焦新材料与先进制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

  信息技术和生物是浦东张江两个非常重要的产业,这两个产业其实和材料工业密切相关,特别是信息技术产业。张江已经集聚了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链,而其中一些材料在张江也有相应的部署。此外,浦东临港有了大规模先进制造业的部署,未来对先进材料产生巨大的需求。

  中国的镁有三项世界第一,就是储量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去年中国的镁占了全世界的90%。镁有一些特有的问题,强度低、塑性比较差、容易腐蚀。如何找到点,让镁的使用直线上升。我们利用稀土和镁的资源来克服它的强度低、难变形、容易腐蚀的3个瓶颈,实现镁稀土材料性能的全面优化。

  有了一系列基础研究的进展,工艺技术突破,然后就是关键重要部件的应用。镁除了结构材料以外它还可以用于功能材料,可以作为一个能源材料来使用,也可以作为人体的健康材料来使用,还可以作为一个传感器材料来使用等。

  做材料要将产业的痛点作为科研的重点;将科研的创新点作为产业的新起点,特别要和产业资本相结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