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上海临港构建“虚拟城市”:可以无限次复盘的仿真系统

   2018-03-06 “上海临港”微信公众号
54
核心提示:  春节前后,在上海临港南汇新城镇城运中心的监控大屏上多了一个又酷又炫的“虚拟临港”,这个虚拟城市是
  春节前后,在上海临港南汇新城镇城运中心的监控大屏上多了一个又酷又炫的“虚拟临港”,这个虚拟城市是上海临港的数字双胞胎“Digital Twins”,它原样复制城市的建筑地理构造,感知城市的运行脉搏,并可对城市未来发展进行推演和预测。




  运用“BIM+GIS”、智能交通等一系列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前瞻技术,将展示出一个真实、炫酷的城市未来。这也是临港管委会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大调研的号召,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用创新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临港在2018年以后将面临“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冰雪世界”等一系列世界级旅游景点的开门营业,而这些景点将为目前常住人口仅8万的临港新城带来10万人次/日的极端高峰客流,临港的交通能否承载,治安能否保证,游客的食住行能否保障,到底哪个级别的措施能应对什么级别的情况。这些问题都给临港的城市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传统的依赖经验、事后打补丁的做法显然已经不能应对新的形势,而组织大规模的演练模拟成本高昂,耗费时间长、资源巨大,可重复的次数非常有限。



  而临港的答案是,用BIM+GIS大数据在虚拟空间中原样复制一座城,在这个虚拟城市上进行仿真、推演,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城市管理找到科学、数字的支撑。2017年,临港启动了“智慧临港BIM+GIS城市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通过BIM建筑信息和GIS地理信息技术融合,构建对象化精细化的“虚拟城市”。

  该平台是国内外首个城市级地理建筑设施融合的数据平台,覆盖整个临港315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包括2D GIS地图、3D GIS地图、典型建筑对象化BIM模型可全面展现、查询到所有的地理和设施的要素,既包含道路、建筑等重要设施的高度、坐标等地理数据,也包含管委会、滴水湖地铁站等重要建筑的内部结构、房间布局、管线铺设等对象化设施数据。这样的一个虚拟城市远胜当前主流的“三维城市”,主流的“三维城市”仅达到城市外表面模型的3D GIS Lod2/3级别,而临港虚拟城市构建的是从建筑内到建筑外、从地面到地下的全方位三维模型,达到Lod4级别,并可精细到每个路灯、每个变电箱进行对象化管理。在这样一个虚拟城市模型底图上,基于时空标定和数据融合打造城市运行大数据平台,完成城市人流、迁徙、车流、人流密度、以及交通流量等各类数据的动态采集,汇聚关联,统一呈现,多规合一,从而实现整个城市尺度的动态管理和决策支撑。



  临港方面介绍说,有了“BIM+GIS”城市大数据平台,为城市景观规划、大客流交通、安防应急等应用提供了一个预测规划、仿真推演和决策支撑的平台。在应对大客流的关键问题上,临港在BIM+GIS平台基础上构建了交通仿真系统,这个系统可设置车流量、停车场、车道、红绿灯、诱导牌等多个预案要素,通过人工智能AI对各种不同方案组合进行仿真,评估每种方案的效果,包括拥堵路段的位置,拥堵开始的时间,拥堵程度的量化数值,最大承受的车流量等,这个可以无限次复盘的仿真系统,将帮助城市管理者找到最优应对预案和优化策略。

  目前,临港管委会着力聚焦城市治理、信息惠民、产业经济、信息基础等建设领域,布局实施一批临港智慧城市项目,城市运管平台、特种车辆监控识别系统、智慧交通一期、地下管线、智慧旅游等一批重点项目将陆续启动建设投入运行。后续,临港管委会将以 “面向未来,规划在先”为基本理念,构建面向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城市大脑,通过平行空间之中的虚拟城市指导真实城市的管理和建设,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前预判城市发展中的瓶颈和痛点,引导临港地区智慧城市的建设,促进临港产业生态的培育,进一步加速产城融合,拓展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实质内涵,将临港建设成为着眼未来、智能高效的新型智慧城市——真正成为“未来之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