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举措宣布当天,特斯拉纯电动车项目落户上海临港协议正式签署,电动汽车开放举措已开始落地。特斯拉落户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上海将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等产业对外开放,这将有助于集聚全球高端要素,与上海制造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促进上海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创新发展,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实现扩大开放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打造“国际智造城”
“临港聚焦国家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成为我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样板,形成了一批‘上海制造’品牌。‘扩大开放100条’的出台,将为临港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委会产业发展首席规划师顾长石介绍说,临港的发展就是以先进制造业规划起步的。
“100条”中从41条到49条,涉及到汽车、飞机、船舶、再制造等领域,从临港发展之初就是重点布局的产业。在临港最新的产业规划中,临港要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先导产业,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智能汽车三大支柱产业,拓展软件及信息服务、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航空航天、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即“2+3+4”产业规划,这些领域依然是重点发力的方向。
“100条”行动方案明确,以嘉定、临港等汽车产业集聚区位依托,吸引世界知名外资汽车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及高端整车项目,支持高性能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部件配套项目落地。顾长石认为,特斯拉落户临港是国家放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后的一个代表性事件,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也是上海产业布局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及配套技术的发展。
在飞机制造领域,航空发动机在临港也有重点布局。去年,中国航发商发制造召开了面向全球的供应商大会,有5家飞机发动机制造的配套企业落地临港。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欧美等地的高端发动机配套商加快向临港集聚。临港将逐步形成以飞机发动机为核心的航空产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集聚。未来,为国产大飞机装配“中国心”的梦想将在临港实现。
“开放合作是临港产业园区发展的主旋律,从一开始规划我们就是对标国际,全球汇聚资源和人才。临港作为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要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国际智造城’,成为‘上海制造’品牌的主战场。”顾长石说。
期待开放不惧竞争
“‘100条’中第47条、48条、49条专门关注再制造领域,提出要创新发展高端绿色进口再制造,我们感到很振奋。”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峰介绍,再制造和维修、翻新是不同的概念。不过,再制造也是用旧的机器设备为毛坯,采用专业的技术和工艺,最终再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必须不亚于新品,而且售后质保服务也和新品一样。卡特彼勒是体量最大的再制造企业,也是第一家在中国获得再制造许可的外国独资公司。
要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很多政策限制需要突破。比如,现在进口废旧汽车零部件和机电产品都是受到限制的。“我们希望把中国的业务做得更大更强。在扩大开放100条政策的支持和指引下,再制造将会在中国得到广泛发展,未来的上海将成为绿色工业的中心。”
扩大开放,竞争加剧,对本土企业来说,是狼来了吗?振华重工海工集团执行总经理袁晶认为,这个时机扩大开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制造的底气和信心。“‘100条’中明确提到了要取消船舶设计、制造、修理等环节外资限制,这势必会进一步加剧船舶市场的竞争,但我们本土船企已经具备了跟国际企业竞争的实力,竞争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振华重工海工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王文涛介绍说,100条中第46条提到要支持外资发展豪华邮轮等高端船舶制造、船舶设计研发等产业链高端环节,支持外资高端船舶装备、关键零部件项目落地。“这一条非常及时和必要。在豪华邮轮的发展上,我们和国外的差距还非常大,邮轮的设计和制造标准都与常规船型不一样。这个政策导向必将吸引一批国外企业到中国来发展邮轮市场,这为中国企业学习邮轮制造技术打开了窗户,也将带动一批邮轮配套企业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链转型升级。”(记者 叶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