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克隆猴技术落户松江G60科创走廊,建设国际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研发中心

   2018-07-19 上观新闻
26
核心提示:  “这是一个科研人员都会喜欢的园区。”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


  “这是一个科研人员都会喜欢的园区。”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说的这个园区,正是该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今天共同成立的G60脑智科创基地:这标志着以克隆猴技术为代表的脑科学与类脑科学新技术的产业化正式落户松江G60科创走廊。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是国际上第一个脑科学与智能技术交叉融合的研究机构。与其他卓越创新中心很不一样的是,该中心从学科交叉出发,面向脑智技术前沿,致力于阐明脑认知原理,发展新型类脑理论与技术,近期已取得多项世界领先成果。作为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松江区于2016年因地制宜率先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着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引领示范区的重要引擎。

  G60脑智科创基地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打造长三角创新药物研发及智能技术产业辐射源点



  去年11月,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被国际生物界评价为近20年来全球生物科技里程碑式突破。由于克隆猴遗传背景相同,减少了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从而可以为脑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

  谈到G60脑智科创基地的建设目标,蒲慕明介绍,将以克隆猴技术为基础,把这一平台建设为国际非人灵长类疾病模型研发中心、国家级脑智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中心和长三角创新药物研发及智能技术产业辐射源点。基地将建设三大功能模块:非人灵长类模型研发平台、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新技术研发平台和脑疾病诊断、药物检测和干预手段产业化平台。

  “当前的人工智能只是人类智能的片面复制,尚未达到自主进化的机器智能。”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徐波说,受脑启发的人工智能引入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等先进成果,提出新的计算模型与方法,可提升人工智能的性能。脑智卓越创新中心率先在类脑智能领域整体布局和规划,形成了一批深度交叉的类脑人工智能方向。这些方向一旦突破,就可能快速形成很大的产业应用。比如,功能单一但极低功耗应用实现场景。在手机人脸检测等场合,需要长时间对外界信息进行感知并产生专用信息处理,其要求功能单一,但需要极低功耗的模型与芯片实现。再比如机器人运动与视觉的协调,虽然我们已经拥有具有快速运动能力的机器人,但现实应用的机器人依然“弱不禁风”,只有将感知认知能力与控制相融合,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机器人。

  培育脑科学与类脑技术领域的“独角兽”

  “G60脑智科创基地将成为一个产业孵化器。”蒲慕明介绍,基地将培育脑科学与类脑技术领域的“独角兽”,期待着未来能够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红、黑、黄、白、蓝、绿”6个汉字,却被涂抹成了绿、红、黑、黄、白和蓝的颜色。当被要求准确说出字的颜色时,你会受到字意的干扰吗?这是一项关于个体认知控制和冲突解决能力的测试。蒲慕明介绍,这样的脑功能检测工具集即将出台,1小时可以测定10种脑功能指标,眼下正在申请专利。人的血压有多高,可以通过体检获得定量数据,而关于人的脑功能一直缺乏定量数据。未来将通过大量收集检测数据,从每年的数据变化来预估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等进行早期干预。

  脑科学的研究经常受限于新技术,脑智卓越创新中心正与国家纳米中心合作,通过把一些柔性电极放入大脑中,致力于开发高密度多通道神经活动记录与调控系统,这也是脑科学研究最前沿的工作,希望将来能发展出产业。

  当下,许多人有睡眠问题,脑智卓越创新中心正在开发非侵入性系统,希望能够快速调控睡眠。

  接下来,基地将建立国际标准的GLP实验室,为国内外医药公司提供新药药效评价服务,包括药物代谢、安全性和疗效等。(作者:黄海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